第九批集中采购要来了!采购周期4年,为历史之最
2023-10-17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事件聚焦

“此次中标期设为4年是基于增强集采对于企业的吸引力。”10月15日,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集采的一大特点就是大幅降价,会导致企业的利润减少,此前,中标期最多时都是3年,通过标期延长可以从多方面扩大吸引力,另外又有利于提高企业积极性。”


10月13日晚,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消息,开展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第九批集采与前八次集采相比有很多新特点,这些特点释放了哪些信号?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采购周期史上最长


根据相关文件,第九批国采要执行到2027年12月31日,采购周期长达4年,为历次国采标期之最,而此前,标期最长的为3年。


“采购周期4年,对企业来说就相当于4年的市场相对稳定,所以企业在报价的时候,就可以少一些顾虑,更加放心的报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健康保险与卫生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于保荣告诉记者。


据赛柏蓝数据,截止目前,已进行了共八批(含第九批)化药国采,每批国采中选品种于国采前一年在全国公立医疗机构的销售额规模最大的是第五批,高达866亿元,其后随着注射剂大品种的减少,第七-九批的市场规模也不断下降,第九批国采市场规模为历次国采最小。


“规模的大小也和今年的采购周期相辅相成,集采都是从临床用量大、金额多的开始,单品或某一类市场用量大并在此前已经参与过集采,到第九批时,每一个品种的市场容量或市场的销售额肯定会比前几批要小。”于保荣解释。


金春林也指出,“集采规模的小大,也和通过一次性评价的数量和剩下来的品种来确定的,化药已经通过一致性评价且达到五家以上的品种并不多,随着多批集采的落地,符合标准的药品越来越少。”


3款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入选


在第九批集采品种名单中,值得关注的是,有3个第二批重点监控药品上榜,包括雷贝拉唑口服常释剂型、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干混悬剂以及吡拉西坦注射剂型。


“这并不矛盾,因为国家第二批重点监控药品主要是监控临床用量较大的品种,也就是一些药物在临床容易滥用,但并不一定是该药物存在安全问题。从临床用药的角度来说,用量大、价格空间较大的药品可以通过降低价格增加可及性。”于保荣表示。


金春林也解释,“将重点监控药品纳入集采,可以让其使用更加合规、合理。”


除此之外,记者关注到曾因涨价近282倍的地塞米松也在第九批集采品种名单中,北京的全国人大代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雷冬竹3月4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曾表示:“地塞米松(注射液)原价为0.35元/支,2022年提高至98.76元/支,涨价近282倍。”


“此次将其纳入第九批集采,也是为了更好的控制该品种的价格。激素类药物在基层很容易被滥用,而该药物的价格前几年猛涨,甚至出现过断货,纳入集采能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一问题。”于保荣强调。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王艾冰

原标题:《第九批集中采购要来了!采购周期4年,为历史之最》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