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BOC/BOA|袁瑛教授解读MSS型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新探索
2023-07-15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医学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夏花绚烂,冰城相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于2023年7月7-8日共同主办“202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3 China”。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袁瑛教授分享微卫星稳定/错配修复正常(MSS/pMMR)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免疫治疗新进展。


1.png


袁瑛教授采访音频


聚焦患者需求

MSS人群的免疫治疗新探索


袁瑛教授:在临床实践中,MSS/pMMR型mCRC占所有mCRC患者的绝大部分,约90%的患者都属于此类对免疫治疗不敏感的人群。目前免疫治疗的时代已来临,此类患者对免疫治疗的需求相当之大。


在今年的ASCO年会中,AtezoTRIBE研究公布了生物标志物分析,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II期临床试验,探索了在传统三药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基础上,添加阿替利珠单抗的疗效的安全性(ASCO 环球前献 | 口头报告专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全身治疗策略探索)。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等。


在两年前的ESMO大会上,AtezoTRIBE研究就公布了令人振奋的结果。本届ASCO大会中公布的更新结果显示,干预组(FOLFOXIRI+贝伐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优于对照组(FOLFOXIRI+贝伐珠单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入组时未筛选患者的微卫星状态,因此存在约6%-7%的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型患者。在剔除MSI-H患者仅针对MSS患者进行分析时,两组间的PFS差异明显减少。研究者随后对生物标志物的分析显示,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免疫评分IC(IS IC)是PFS的重要预测指标,这将为未来从MSS/pMMR患者中筛选免疫治疗适宜人群提供助力。


在整体人群中,高TMB的患者约占6%左右,高IS IC的患者约占32%左右。根据AtezoTRIBE的研究结果,III期临床研究正在入组中,纳入标准为高IS IC的MSS/pMMR患者,以进一步评估传统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可否提高患者获益。


立足中国临床

III期BBCAPX研究备受期


袁瑛教授:本届ASCO大会中,我们中心的BBCAPX研究也汇报了更新结果。BBCAPX是一项单臂、II期探索性研究,研究共纳入25例K-RAS或N-RAS突变的MSS型mCRC患者,所有患者均经MDT团队评估为转移灶不可切除,并接受CAPEOX+贝伐珠单抗+信迪利单抗治疗。


在去年的ASCO大会中,BBCAPX研究首次公布了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84%,疾病控制率(DCR)为100%,6例患者治疗后接受了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切除,并达到了无疾病状态(NED)。今年ASCO大会上公布的PFS数据显示,全分析集(FAS)患者的中位PFS为18.2个月,符合方案集(PPS)患者的中位PFS接近10个月。另外,针对组织和血样进行的转录组分析显示,实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与疾病稳定(SD)的患者相比,以及PFS较长与PFS较短的患者相比,前者的肿瘤免疫微环境细胞浸润情况表现更佳。


由于II期BBCAPX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证据的质量。目前III期多中心BBCAPX研究正在开展,研究立足全国十多家医疗中心,预计入组超过400例RAS突变型MSS患者, 对CAPEOX+贝伐珠单抗+信迪利单抗对比CAPEOX+贝伐珠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索。目前研究的入组人数已经超过100例,期待未来与大家一起分享研究的结果。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