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冠第二波”的话题冲上热搜榜首。
随着不断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抗原检测,有关“二阳”的讨论热度也持续攀升。
4月20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感染免疫高峰论坛”上,作了题为《新冠二次感染》的演讲,他也表示全球国家和地区出现均出现了两波新冠疫情,警示中国可能要经历第二波疫情,嘱咐大家要准备药物,以防不时之需,同时强调在48小时内及早治疗的模式,减少重症发生。
网传有“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
4月24日,有号称“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的截图在社交平台流传,该“自救手册”对新冠症状进行了用药指导。
网传的“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
错误1:小孩体温超过38.5℃时,交替服用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
发热,如果是体温38.5度以上,高热不退,有不舒服的症状,可以口服布洛芬或
≥2月龄,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每次15mg·kg-1 ,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h。
≥6月龄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布洛芬的剂量为每次10 mg·kg-1 ,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6~8h,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用于儿童退热,也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用于儿童退热。解热镇痛药不能有效地预防
错误2:出现眼睛痒、发炎症状时,可能是感染了新毒株引起的结膜炎,可以滴一些
首先需要鉴别是不是过敏所致的,而不是乱用上面的抗病毒滴眼液,况且上面的滴眼液对新冠病毒根本没有用。
口服补液盐先服用起来,防止脱水。
错误4:胸闷喘不过气,可以吃一点维C……
太错了。抓紧去医院,排除一下
错误5:
错误!小孩病情变化快,咳嗽多,痰多,当心肺炎!小孩喉咙痛,当心急性喉炎或化脓性扁桃体炎!及时医院就诊,不要自己乱用药。
错误6:酸芝胶囊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毒能力。
每次风吹草动,就会跳出来一些药来割韭菜。黄医生读书少,不会骗人。吃的好,喝的好,睡的好,才是真正提高免疫力的良方。
儿科医生忠告
第二次新冠感染症状是否更严重取决于多种因素:
➤个体免疫系统的状态
➤病毒株的变异
➤感染剂量
➤疫苗接种
如果大家非要备药,可以准备下面几个药:
➤发热:
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2个月以上)或布洛芬(6个月以上)。
➤鼻塞:
海盐水喷鼻剂,或者用
➤呕吐、腹泻:
口服补液盐、益生菌
➤干咳:
➤抗生素 :
一般来说,去年年底那波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使得第二次感染时症状可能会较轻或无症状。如果是感染的新的病毒株少数人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
面对当前形势,想好好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家长朋友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做好防护,戴口罩,勤洗手。现在许多人疲了,经常不戴口罩,让人担心。
➤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例如,医院里就是新冠特别容易传染的地方,特别是发热门诊。医院能不来就不要来凑热闹了。假期,尽量不要外出去人潮汹涌的场所。
➤按时打疫苗,保护你我他。
➤如果有发热、咳嗽、喉咙痛、乏力等症状,应该尽早就医。
新冠已经来了好几波了,大家都有经验了。我们也需要保持科学谨慎的态度,理性对待新冠“二阳”新闻热度。
来源:“儿科黄哥黄医生”微信公众号,作者:黄医生
原标题:《新冠“二阳”冲上了热搜,网传有“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靠谱吗?》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