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
2023年4月21日~22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CSCO指南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余名肿瘤领域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切磋学术,见证指南更新。与会期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为我们分享了2023版CSCO
专家简介
叶定伟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
泌尿肿瘤MDT首席专家
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CACA-GU)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肿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UCOG)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务理事
NCCN肾癌诊治指南中国版编写组副组长
晚期前列腺癌亚太共识专家委员会委员
在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2023版工作组专家们的不懈努力下,前列腺癌诊疗指南的修订工作正有序推进中。叶定伟教授介绍道,本次指南的更新特点在于三大板块的内容:推进规范筛查,促进早诊早治;全程精准分型,优化诊治选择;注重病程管理,提升生活质量。
一、推进规范筛查,促进早诊早治
指南修订工作组专家们进一步强调前列腺癌筛查的重要性,并提出两个方面的建议。首先需重视规范筛查、精准筛查并规提升筛查及早诊的效率,这一建议有国内外大量证据支持。Göteborg-1试验的结果表明
其次需结合《2022版前列腺穿刺中国专家共识》,提升前列腺穿刺的理念和技能。国外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比较了系统活检和
二、全程精准分型,优化诊治选择
新版指南进一步提升了精准检测、精准靶向治疗在前列腺癌全程的重视程度。近年来,前列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的理论基础愈加充足。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3大中心合作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群的胚系致病性突变可显著增加男性罹患高危/极高危前列腺癌的风险。此外,有研究表明,90%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携带有临床意义的基因突变,而这些突变为前列腺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大量潜在治疗靶点。今年ASCO GU会议公布的Talapro-2及PROpel研究取得的喜人成绩也支持了前列腺癌精准治疗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精准检测方面,叶教授提到新版指南还优化了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在前列腺癌诊疗路径中的作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最新研究表明,PSMA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模型能够预测新型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因此,叶教授强调,基于PSMA精准影像和基因测序的动态分析是晚期前列腺癌疗效预测的有力工具,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更好的治疗决策。
三、注重病程管理,提升生活质量
本次指南更新将进一步规范前列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的最佳治疗选择,并且继续关注前列腺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管理。指南工作组专家们注意到,今年ASCO GU会议公布的ARASENS亚组分析结果,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