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Yuna
医脉通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2年11月28日-12月4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的“2022复旦中山肿瘤防治中心年会”在上海联动线上盛大启幕。此次大会以“万象立新 · 合和共进”为主题,分享了肿瘤最新治疗进展、临床规范、原创性研究和多学科诊治等,助力我国肿瘤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会议期间,医脉通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洁教授,分享
专家简介
胡洁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细胞和分子生物实验室副主任
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资深委员(FCCP)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TS)肺癌专业委员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CACP)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免疫治疗委员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
上海市女医师协会肺癌专委会副主委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肺癌学组委员
肺癌与COPD两病共存患者的预后及相关性
胡洁教授:首先祝贺2022复旦中山肿瘤防治中心年会的胜利召开,很高兴能够作为肺癌MDT团队的成员参与此次盛会,胡洁教授指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在癌症和慢性疾病领域,尤其是在肺癌和COPD的诊疗中,我们医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肺癌和COPD这两大疾病是继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第四大影响患者寿命的主要病因。所以要更重视肺癌、COPD共病患者的诊疗。
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主要在于肺癌和COPD有共同的危险因素,最主要的是吸烟——两者的共同发病因素。从发病机制角度,两者也存在共性,例如上皮间质转化、DNA损伤修复异常、甲基化、表观遗传学异常等。相关的研究目前也仍在开展中。
对于两病共存患者来说,临床医生需要提高重视,也要加深对两病相关性的理解。临床上,第一,同时罹患COPD和肺癌时,患者生存会受到影响,与无COPD患者相比,同时患COPD肺癌患者的生存约缩短半年时间,两病共存患者的预后更差;第二,若没有给予COPD合并肺癌患者规范化COPD治疗,患者的抗肿瘤治疗疗效也会受到影响,肿瘤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会增高,COPD规范化治疗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针对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此外,COPD人群中肺癌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无COPD人群。而在肺癌患者中,约有50%患者可能患COPD。因此,临床上应重视两病的规范化治疗。
早期、晚期肺癌与COPD两病共存的诊疗现状与进展
胡洁教授:我们医院一直很重视两病共存患者的管理,九年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就已经开展了相关的调研。我们发现,临床实践中,对肺癌患者COPD的诊断存在不足,即使是呼吸专科医生对COPD的诊断率也没有达到100%,而对于非肿瘤专业、非呼吸科专业的部分医生,诊断率更低不足5%。因此,需要提高这部分患者的诊断率:第一,我们需要从思想上提高警惕和重视。患者在就诊时,如果有吸烟史、粉尘接触史,胸部影像学提示有
第二,肺癌、COPD两病共存情况发生时,治疗上应做到规范化治疗。首先,在诊断规范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规范治疗,诊断规范是基础。其次,首先应保证COPD得到规范的治疗,因为COPD的规范治疗可为肺癌的治疗创造条件,保证良好的肺功能,减缓肺功能衰退,让患者的疾病短期内的主要矛盾得到解决,给予合理的治疗,创造针对肺癌的治疗条件。
第三,对于肺癌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心肺功能情况,选择适合患者个体的综合治疗模式。例如,早期患者在能接受手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在保存患者现有肺功能、减少肺功能损伤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同时需要加强围手术期的呼吸康复。这需要呼吸科医生和胸外科医生的共同协作。而对于晚期肺癌来说,同样地,研究也发现,给予COPD患者皮质激联合双支扩剂治疗,即给予合理的规范化治疗后,伴COPD肺癌的生存也会得到显著改善。
胡洁教授强调指出,对于无驱动基因突变晚期肺癌来说,免疫治疗是支柱方案之一,事实上,与无COPD患者相比,合并COPD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疗效可能会更好,其中可能与疾病机制有关,近日我们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而轻中度COPD和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这部分COPD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获益可能更为显著,对于这部分患者,临床医生要综合评估患者是否有接受免疫治疗的条件,此外,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同时,COPD患者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尤其是肺炎的发生率(相较于无COPD)的风险会增加两倍。在这种情况下,临床医生既要保证疗效,同时也要保障安全性。因此需要加强不良事件的管理,而这也需要呼吸科医生和其他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协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加强对患者相应症状的监测、实验室检查和定期随访,以尽量在早期阶段发现相关不良事件。早期管理、早期控制,尽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如果发生应尽早治疗,保证症状缓解和身体恢复。这样也能够保证抗肿瘤药物治疗的顺利实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
胡洁教授指出,癌肺同治正逐步引起医生的重视。来自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和慢阻肺学组已联合起草了关于癌肺同治的诊疗共识,复旦中山呼吸科作为牵头单位之一制定的肺癌合并慢阻肺呼吸康复共识,今年上半年也在国际期刊发表。对于呼吸康复,呼吸科医生也需要协同其他专科医生一起共同进步和努力,希望癌肺同治的理念能够得到更广阔和深入地推广,从而造福这一特殊人群。COPD和肺癌共病患者的治疗有一定难度和挑战,应尽可能地改善这部分人群的生存,提高生活质量,保障肺功能。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