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CSCO | 李宁教授:新药需求迫切,创新驱动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治疗新选择
2022-11-18 来源:医脉通

第二十五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2年CSCO学术年会于11月5日-12日盛大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精准创新、智慧人文”,会议聚焦肿瘤临床前沿,携手全国肿瘤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临床研究和创新成果,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临床肿瘤学领域的新观念和新动态。与会期间,医脉通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宁教授,为我们分享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诊疗现状和前沿进展。


微信截图_20221118095307.png



医脉通: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治疗仍是一大难题。能否请您简要介绍我国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诊疗现状如何?对于这部分患者,有哪些治疗方案可供选择?

 

李宁教授:长期以来,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是临床上的棘手问题,虽然可选择的治疗药物不少,但总体疗效并不令人满意。非铂单药化疗的客观缓解率(ORR)在20%左右,即便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一定程度上提升了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了两到三个月,但并不能满足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的临床需求。除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外,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也尝试与细胞毒性药物联合治疗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研究结果显示可以提高ORR和PFS,但距离满足临床需求仍有相当差距。因此,寻找新的有效药物治疗这类患者显得尤为迫切,目前也有很多新药正在研发,我们也期待能为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医脉通:此次CSCO年会上,您报告了IN10018联合多柔比星脂质体(PLD)在铂耐药卵巢癌患者中的Ib期研究,能否请您简要介绍该研究背景及结果如何?将会为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带来哪些福音?

 

李宁教授:IN10018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高选择性黏着斑激酶(FAK)抑制剂。研究显示,FAK抑制剂能够克服肿瘤基质纤维化屏障,并对肿瘤微环境产生显著影响,能够有效逆转多种由肿瘤耐药导致治疗失败的化疗和靶向治疗,以及增强实体瘤在免疫治疗过程中的应答和疗效,因此FAK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新型抗癌药物靶标。FAK在多种实体瘤中均有表达上调,尤其是在卵巢癌中,高达75%的卵巢癌患者存在FAK过表达、扩增或激活,并且这类患者预后更差,这些发现为FAK抑制剂在卵巢癌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前期I期研究对IN10018的安全性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IN10018安全性良好,在卵巢癌中也显现出了不错的疗效,因此在剂量扩展研究中进一步探索了IN10018联合化疗的疗效。PLD是目前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选择的治疗铂耐药卵巢癌的化疗方案之一,临床前PDX及CDX小鼠模型提示IN10018联合PLD能够更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因而我们选择了评估IN10018联合PLD治疗在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抗肿瘤疗效,并于本次CSCO会议上进行了公布。该研究目前共入组50例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在42例疗效可评估患者中,ORR达到了54.8%,中位PFS达到7.26个月。安全性方面最常报告的不良事件(AE)为蛋白尿、乏力等,绝大多数为1级或2级,3级以上的AE发生率不超过10%,总体来看,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该研究结果也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扩展研究队列,IN10018联合PLD对比PLD联合安慰剂的随机对照研究也已启动。目前全球只有两款FAK抑制剂处于临床研发阶段,IN10018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

 

医脉通: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存在大量未满足的治疗需求,仍在探索更多新的治疗策略。能否请您谈谈,有哪些研究方向值得关注?

 

李宁教授: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除FAK抑制剂外,许多具有创新机制的新药也正在研发,包括PARP抑制剂、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近年来ADC药物的研发十分火热,在铂耐药卵巢癌中,ADC药物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无论单药还是联合贝伐珠单抗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以FRa和TRPV6为靶点的新型双靶向-配体偶联药物CBP-1008也在国内开展了临床研究,初步结果显示尤其是在铂耐药卵巢癌患者中疗效显著,将来可能成为铂耐药卵巢癌新的治疗选择。此外Wee1激酶抑制剂、AKT激酶抑制剂等新型靶点药物正在加速研发中,联合用药是主要的研究方向。

 

基于现有药物探索联合治疗策略也是当前的研究重点,如PARP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由于卵巢癌是一种免疫沙漠型肿瘤,因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卵巢癌中的疗效并不突出,免疫单药的有效率不足10%。随着免疫联合治疗策略的不断探索,未来有望为铂耐药复发卵巢癌带来新的希望。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