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健康人群相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较高的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几十年以来,有一系列研究着眼于探寻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和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除了衰老、肥胖和血脂异常等传统因素外,这些研究也发现了许多新的具有重要意义的风险因素,如氧化应激、内皮功能障碍和慢性炎症等。血液透析对患者的补体系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多种补体蛋白已被证实与血透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相关。那么,补体系统中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关键因子是什么呢?
2022年6月29日,BMC Nephrol 刊登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科陈育青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在基线时血浆C4水平较高,与其未来的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升高相关,并且血浆C4水平也与血脂异常(如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患者来自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预计随访52个月(2016年10月至2021年2月)。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处方为每周3次,spKt/V≥1.2。排除有明显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定义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50mg/L。
研究终点包括死亡和心脑血管事件。心血管事件定义为缺血性心脏病、心源性猝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事件的定义为卒中(经神经影像学证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新诊断的颅外颈动脉狭窄>70%。此外,最终随访日期截止到患者接受肾移植、转诊至其他医疗机构或研究结束。
研究结果
总计纳入10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为56±12岁,血液透析史60(29~122)个月,平均C4水平为0.31(0.25~0.38)g/L。在52个月随访期间,有17例患者死亡,这些死亡患者的平均C4水平为0.33(0.28~0.49)g/L,而91例存活患者的C4平均水平为0.31(0.24~0.38)。此外,有16例患者接受了肾移植或者转诊至其他医疗机构。有6例患者发生心血管或脑血管事件且存活,接受维持血液透析至至研究结束。因此,总计有23例患者达到了死亡或心脑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
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血浆C4水平升高与全因死亡、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复合终点相关:全因死亡HR=5.039(95%CI,1.337–18.998;P=0.017);心脑血管事件HR=4.497(95%CI,1.117–18.104,P=0.034);复合终点HR=3.927(95%CI,1.120–13.769,P=0.033)。
当患者基线血浆C4水平超过0.47g/L时,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高(X²=11.386,P=0.001);超过0.44g/L时,患者死亡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风险显著增高(X²=5.616,P=0.018)。此外,基线血浆C4水平也与甘油三酯(r=0.62,P<0.00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38,P<0.001)显著相关。
讨论
本研究表明,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基线血浆C4水平与不良结局(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事件)存在关联。无论是校正还是未校正模型中,血浆C4水平均有显著预测价值,提示C4可能参与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理过程。
实际上,许多研究表明多种补体成分与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相关,如MBL、C3、MAC等。据报道,血液透析前血浆C3水平较高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较高相关,而其他补体标志物也有类似情况。因此,有学者推测补体激活水平升高和补体活性增强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总的来说,与基线血浆C4水平较低的患者相比,基线血浆C4水平较高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较高,并且C4水平也与血脂异常相关,如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文献索引:Xing Z, Wang Y, Gong K, et al. Plasma C4 level was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BMC Nephrol. 2022 Jun 29; 23(1): 23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