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言教授:慢性冠脉综合征的优化药物治疗方案|GW-ICC 2021
2021-11-22 来源:医脉通

2019 ESC指南将冠状动脉疾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慢性冠脉综合征(CCS)。目前,最佳药物治疗(OMT)是CCS治疗的基石。最佳药物治疗定义为:可有效控制与CCS相关的症状并预防心脏事件,且有最少的不良事件和最强的患者依从性的治疗。然而,最佳药物治疗尚无统一定义,需根据患者的特征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初始药物治疗通常包括一种或两种抗心绞痛药物,以及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药物。

 

近日,在第32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 2021)上,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陈纪言教授结合2019年ESC慢性冠脉综合征指南,对CCS的优化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了总结。

 

CCS患者的抗缺血药物治疗

 

抗缺血药物主要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伊伐布雷定尼可地尔、雷诺嗪等,可改善与心肌缺血相关的症状。

 

表1 2019 ESC指南关于抗缺血药物的推荐

表1.jpg

 

窦性心律CCS患者的抗栓治疗

 

1.抗栓治疗推荐

 

表2 2019 ESC指南关于窦性心律CCS患者的抗栓治疗推荐

表2.jpg


2.出血风险与缺血风险的评估

 

表3 2019年ESC CCS指南定义的中高危缺血风险及高出血风险

表3.jpg


3.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持续时间

 

急性缺血事件或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标准DAPT方案治疗结束后,需综合考虑局部支架内血栓风险和是否合并高危缺血风险因素,最终决定是否延长DAPT或是否更换为双通道抗栓(DPI)方案。

 

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6个月的DAPT在大多数患者中,可达到疗效和安全性的最佳平衡。根据III期临床试验,推荐ACS后DAPT的默认持续时间为12个月。提前停用P2Y12抑制剂会增加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但考虑到1-3个月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非常低,对于那些可能有威胁生命的出血高风险患者,可以考虑缩短DAPT的持续时间。


图1.PNG

图1 CVD事件或PCI后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

 

4.合并房颤的CCS患者的抗栓治疗

 

表4 2019年ESC指南关于合并房颤的CCS患者的抗栓治疗推荐

表4.jpg 

 

图3.PNG

图2 ACS和/或PCI合并房颤患者的管理流程

注:O=口服VKA或NOAC;A=阿司匹林;C=氯吡格雷

 

此外,对于接受阿司匹林单药治疗、DAPT、或OAC单药治疗、存在胃肠道出血高风险的患者,推荐同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Ⅰ,A)。

 

血脂异常的管理

 

对于血脂异常的患者,应根据血脂指南进行药物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确诊的CAD患者被认为具有心血管事件的极高风险,无论LDL-C水平如何,都必须考虑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的目标是将LDL-C降低至<1.8 mmol/L(<70 mg/dL),或者如果基线LDL-C水平为1.8–3.5 mmol/L(70–135 mg/dL),则至少降低50%。当无法达到该水平时,加用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

 

表5 2019年ESC指南关于CCS患者的血脂管理推荐

表5.jpg

 

CCS合并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是最普遍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与CCS密切相关。降低血压可以显著降低包括CAD在内的主要心血管风险。

 

表6 2019年ESC指南关于CCS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推荐

 表6.jpg


CCS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可使CAD风险增高2倍,因此,推荐控制风险因素以预防CVD。

 

表7 2019年ESC指南关于CCS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推荐

 表7.jpg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CCS患者而言,长期二级预防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药物治疗则是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抗血小板治疗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缺血风险和出血风险进行调整。血脂管理对降低CCS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至关重要,LDL-C控制达标是获得良好预后的重要环节。对合并糖尿病、房颤、高血压的CCS患者,应积极控制并发症,以延缓心血管病变的进展。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动态地评估危险分层,调整用药方案。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