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精准疗法独树一帜
放射性核素治疗肿瘤的原理是利用载体或者其他技术手段,将核素药物运送到肿瘤病灶,随后放射性核素释放出大量能量,杀灭射程范围内的肿瘤细胞组织。
王峰教授介绍,放射性配体疗法的原理是利用高亲和力靶向配体——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将发射β或α射线的放射性核素导向肿瘤细胞表面受体,β或α射线打断肿瘤DNA结构,进而杀灭肿瘤。PSMA也称
此外,王峰教授还提到,放射性配体疗法具有内吞作用,肿瘤细胞对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抑制剂有内吞作用,可循环照射肿瘤细胞,疗效更好。
获益非凡,临床治疗前景广阔
在2021年ASCO大会上,评估177Lu-PSMA-617联合标准治疗对比标准治疗用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疗效的研究——VISION研究,以LBA摘要的形式公布了研究结果。结果显示,177Lu-PSMA-617组的中位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总生存期(OS)均显著改善。
王峰教授对此表示,这是一项令人振奋的研究。VISION研究起源于海德堡大学,随后其迅速从基础研究转化到临床研究,曾获得北美放射学年会年度最佳图像。在真实世界报道中,有患者病灶达完全缓解,因此VISION研究在前列腺癌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王峰教授还谈到,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放射性配体疗法可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起到协同效应,发挥“1+1>2”的作用。
跨科合作,携手攻克前列腺癌
谈到核医学科在前列腺癌诊疗中的作用,王峰教授强调,无论是传统核医学科还是现代核医学科的发展,始终跟泌尿外科并肩作战。
首先,前列腺癌容易发生骨转移,核医学科的骨骼显像技术可以尽早发现转移病灶。其次,从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角度而言,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186/188Re以及
专家寄语
为使前列腺癌患者得到更精确的诊断以及更有效的治疗,核医学科始终与泌尿外科“站在一起”,从而使患者生存期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今年ASCO大会上VISION研究的亮眼结果,我们看到放射性配体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rPFS和OS,也使得我们对前列腺癌的预后充满信心。
注:*放射性配体疗法(177Lu-PSMA-617)尚未获批前列腺癌适应证,大会研究数据解读仅供专业医疗人士参考!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