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相关驱动基因及靶向治疗成为肺癌的研究热点。靶向治疗凭借其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获得了学界高度重视。尤其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在EGFR突变型
阿法替尼“显身手”,非经典突变NSCLC患者不再无药可用
崔慧娟教授:对于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治疗,首先要考虑治疗的有效性。由于既往检测技术只能确认是否存在EGFR突变,因此药物治疗无法达到十分精准。随着NGS技术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愈加广泛,越来越多的EGFR突变(如EGFR 18,19,20,21外显子突变)被报道,药物的选择也随之更具有针对性。临床研究发现,对于非经典突变患者,使用阿法替尼进行治疗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代EGFR-TKI阿法替尼是一种泛HER抑制剂,其抑制靶点比第一代EGFR-TKI
全局考量,治疗优化:“2+3”模式助力EGFR突变阳性患者生存获益最大化
涂海燕教授:目前,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EGFR-TKI已经上市。既往临床研究显示,第二代EGFR-TKI的PFS显著优于第一代EGFR-TKI。LUX-Lung3/6/7分析显示,10%~12%的阿法替尼治疗患者能达到长期治疗有效,而第一代EGFR-TKI治疗患者能达到长期治疗有效的仅4%。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在接受第一代或第二代TKI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能发生T790M耐药突变。对于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治疗选择,“2+3”模式(即第二代EGFR-TKI阿法替尼序贯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是非常有效的一种策略。
GioTag是一项真实世界、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旨在评估携带EGFR常见突变(Del19、L858R)晚期NSCLC患者一线阿法替尼治疗,且在失败后出现T790M耐药突变,二线序贯奥希替尼治疗的疗效。该研究结果显示,在Del19突变的亚裔患者中,中位总生存期(OS)高达45.7个月(即将4年的时间),提示第二代EGFR-TKI阿法替尼序贯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的治疗顺序是一种可行和有效的治疗策略。未来,期待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进一步探索未知的领域(包括更多少见突变、共突变的精准治疗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阿法替尼有望为更多NSCLC患者带来获益
李芳教授:临床实践中,在为患者选择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治疗策略时,我们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确认患者突变的类型是经典突变还是非经典突变,因为突变类型不同,选择的EGFR-TKI药物也会有所不同。阿法替尼作为第二代EGFR-TKI药物,其特点是覆盖面广,因此非经典突变的治疗以阿法替尼为主。其次,不同药物的疗效也存在差异,而疗效评价主要依据循证医学证据。无论是临床试验还是真实世界研究,都会考量PFS、OS、ORR等疗效指标。此外,药物的安全性很重要。除了药物本身的一些不良反应,还要考察联合用药情况,即患者用药后是否会产生相互作用。除了以上三点,还需要考量药物的可及性,尽量为患者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药物。
由于肿瘤的不断演化,患者难以避免的会出现获得性耐药。后续的治疗选择,也不容忽视。目前已出现“1+3”,“2+3”,以及“3+X”模式。对于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治疗出现T790M耐药突变后,我们通常会选择第三代EGFR-TKI进行接力。此外,对于脑转移患者的治疗,大量的临床证据显示阿法替尼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