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小园XY
医脉通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0年5月29日~31日,一年一度的全球肿瘤界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首次以线上虚拟会议的形式举办。医脉通诚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明远教授解读了复发或头颈鳞癌领域相关重磅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详情如下:
陈明远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科副主任
中组部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8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2年)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2018年)
改写 NCCN等国际权威治疗指南4项
获得专利授权3项
受邀于美国科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开设年度培训班课程
医脉通:请您谈谈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HNSCC)的治疗现状?
陈明远教授:头颈鳞癌的特点之一是对放化疗不敏感,一般初诊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如果疾病复发,能进行手术的患者仍然首选手术,不能手术患者则可以选择局部放疗,联合或不联合全身治疗。对于初诊转移和治疗后出现远处转移的头颈鳞癌患者,则以全身治疗为主,局部治疗为辅。随着药物治疗的进步和免疫治疗的发展,可能越来越多免疫治疗药物会用于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癌患者。今年ASCO大会上也报道了很多相关的研究数据,让我们一起关注下这些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和更有价值的新信息。
医脉通:今年ASCO大会上头颈鳞癌在免疫治疗方面有哪些突破?
陈明远教授: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癌的药物治疗疗效不是很理想,药物的发展尤其是免疫治疗的发展,给头颈鳞癌患者带来了福音,今年头颈鳞癌的免疫治疗有三项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
第一项研究(摘要号6515)是一项II期研究,评估了
第二项研究(摘要号6516)评估了Monalizumab联合西妥昔单抗用于经含铂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Monalizumab是一种靶向NKG2A的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表达于NK细胞、gd T细胞、肿瘤浸润CD8+ 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上的NKG2A受体。阻滞NKG2A可促进由NK和CD8+ T细胞介导的先天性抗肿瘤免疫反应,并增强西妥昔单抗诱导的NK细胞的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在这项I期研究中,截至2020年1月31日,队列2有40例患者,中位随访7.3个月时,8例患者产生了确认的部分缓解,客观缓解率为20%。从初步结果看,在既往接受过铂类化疗和PD-(L)1抑制剂治疗的头颈鳞癌患者中,Monalizumab联合西妥昔单抗显示出不错的疗效。
第三项研究(LEAP-010研究,摘要号TPS6589)是一项随机对照前瞻性III期研究,证据级别较高,该研究评估了
医脉通:请您谈谈未来复发转移头颈部鳞癌的研究方向?
陈明远教授:我相信对头颈鳞癌来说,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是目前或不远将来的研究热点。主要原因是,头颈鳞癌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不太理想,新药的涌现给患者带来了新希望。目前,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均已获得了头颈鳞癌的相关适应证,西妥昔单抗+
将来,头颈鳞癌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这两者单用疗效有限,免疫单药有效率一般不超过25%,联合治疗可以产生1+1>2的效果。二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三者联合可以协同增效,已在别的瘤种中显示出潜力或趋势。三是传统治疗方式手术和放疗与免疫治疗进行联合,是值得研究的方向。四是,大家都清楚,免疫治疗在不同瘤种中的差异(部分瘤种有效或无效),这些仍需要转化研究进一步去验证,目前最迫切要了解的是,要找到预测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精准”人群,那么就可以实现头颈鳞癌的免疫或靶向的“精准”治疗,这也是将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