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采访报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高发的恶性肿瘤,由于肝癌在发病原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分期,都与欧美国家有明显的不同,所以中国的肝癌具有高度异质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肝癌诊疗水平,规范临床诊治行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肝癌专家委员会共同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6月14-16日举行的CSCO肝胆胰肿瘤大会上,我们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潘宏铭教授为我们解读CSCO肝癌诊疗指南要点。
专家简介
潘宏铭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副院长
国家新药审评专家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
卫生部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中国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肿瘤防治联盟主席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肿瘤靶向治疗技术指导中心主任
“中国特色”的肝癌诊疗指南
潘宏铭教授: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每年肝癌发病人数约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肝癌的临床治疗手段众多,包括手术治疗、局部治疗以及全身性治疗等,从CSCO肝癌诊疗指南可以看出,近年来肝癌领域的专家合作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多学科综合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重要性。
其次,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癌症,我国肝癌患者与欧美国家有很多不同,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因此CSCO肝癌诊疗指南一方面要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参考NCCN、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以及日本、韩国等国的指南和专家共识,另一方面也要结合中国国情,着重参考中国学者的研究结果和临床经验,CSCO肝癌诊疗指南60%采用了国人数据。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地区差异较大、城市和农村差异较大,因此本指南特别强调实用性。
CSCO肝癌诊疗指南的“先进性”
潘宏铭教授:CSCO肝癌诊疗指南纳入了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过去十年间,晚期肝癌一线治疗只有
在二线治疗的选择上,III期RESORCE研究显示,针对索拉非尼治疗进展后的BCLC B或C期肝癌患者,与安慰剂组相比,多靶点药物
此外,在二线的靶向药物治疗领域,基于CELESTIAL研究的c-MET抑制剂药物卡博替尼,基于REACH-2研究的抗血管药物雷莫卢单抗,均获得了阳性结果,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在本版指南的二线药物推荐中,均有所体现II级推荐。而对于民族企业来说,
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治疗飞速发展,免疫疗法也为肝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PD-1单抗(包括
CheckMate-040研究对免疫治疗在肝癌领域中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试验结果证明纳武利尤单抗在不同疾病原因、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晚期肝癌患者中,均观察到令人欣喜的结果,安全性数据良好。CheckMate-040研究有近50%的入组者为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洲患者,其疗效与全球患者无差别。我们热切期待着CheckMate 459 Nivolumab与索拉非尼头对头的一线治疗研究结果。
KEYNOTE-224研究则证实了帕博利珠单抗在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晚期
我们民族企业的免疫治疗药物同样大有可为,由秦叔逵和任正刚教授共同牵头开展的
此外,免疫联合治疗是肝癌治疗的重要探索方向,贝伐单抗和免疫治疗的联用,仑伐替尼等靶向药和免疫治疗的联用,不同IO药物的联用研究都在积极的探索之中,值得期待。
随着越来越多的原创性临床研究推动新药、新疗法的问世,对于肝癌患者来说,未来有了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而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肝癌领域取得的这些研究成果也让大家对未来满怀希望。
我国肝癌原创性研究进展
潘宏铭教授:肝癌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特色”病种,我们更应该在肝癌领域主导研究,做出成绩。在本次CSCO肝胆胰大会上,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命组学研究所姜颖研究员分享了早期肝细胞癌蛋白质组分子分型及新治疗靶标的发现,通过对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及配对癌旁组织进行专业分析,提出早期肝细胞癌的蛋白质组学分层方法,并发现了甾醇O-酰基转移酶1(SOAT1),其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较差的预后密切相关。这样的研究对于识别不良预后以及复发转移的肝癌患者具有重要价值,从源头上把握肝癌的发生发展,为发展新型抗癌药物提供了重要基础。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