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18年中国消化医师年会(CGHC)于2018年7月20日至22日在中国武汉举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旻湖教授在本次会议上作了题为《
决定
脂质第二信使分子1-
Vidolizumab
维多珠单抗治疗UC诱导缓解的疗效:6周临床应答率、临床缓解率及黏膜愈合率,Vidolizumab(300mg week0,week2)组均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
52周持续临床应答、临床缓解及黏膜愈合率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不良反应事件两组无差别;
维多珠组6周临床缓解率(CDAI≤150)高于安慰剂组;
Vidolizumab组52周临床缓解率、反应率均高于安慰剂组。
IL-12及IL-23表达于树突细胞上,分别诱导Th1和Th17细胞分化,进一步实现T细胞炎症反应。在IBD患者中二者表达均上调,IL-12及IL-23均含有p40亚单位,Ustekinumab是一个人源抗p40 IgG1单克隆抗体,拮抗IL-12及IL-23与相应受体结合而发挥炎症反应。
Ustekinumab优特克单抗
优特克单抗治疗anti-TNFα无效的中重度CD
主要终点:6周临床有效率,CDAI下降≥100或CDAI<150;
次要终点:8周临床缓解率及有效率
TGF-β1可通过信号通路中的SMAD2/3实现细胞稳态、抗炎作用,SMAD7可阻断SMAD2/3活化,这是IBD患者TGF-β1表达升高但不能有效发挥抗炎作用的原因。Mongersen特异性结合SMAD7 mRNA促进其降解,减少SMAD7的产生和活化,从而保证了TGF-β1的抗炎作用。
JAKs是细胞内的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转换细胞外的刺激从而调节细胞生长、存活、分化、增值、迁移等。Tofacitinib(托伐替尼)主要抑制JAK1和JAK3,Filgotinib则主要抑制JAK1,从而阻断下游的促炎因子,包括IL-2、IL-3、IL-4、IL-5、IL-6、IL-12、IL-15、IL-21及INF-γ。
Upadacitinib治疗CD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期研究:220例对一种或以上TNF抑制剂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中、重度CD;治疗组内镜缓解率22%,安慰剂组0%(P<0.01);治疗组临床缓解率为61%,高于安慰剂组的32%(P<0.05);中国临床注册研究即将启动(全球同步)。
预测Etrolizumab的治疗反应
Etrolizumab是一种抗β7抗体;结肠高表达整合素αE(ITGAE)有更好的治疗效果;ITGAE和GZMA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可以预测UC患者对Etrolizumab的治疗反应。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