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6日至5月8日,2016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六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CSC2016)在北京成功举办。会议期间,医脉通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管理问题,在会议现场对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彭斌教授进行了采访。
彭斌教授
医脉通:重症脑卒中患者通常有何种危险因素?
彭斌教授:实际上,重症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一般脑血管病并无太大差别,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
医脉通:对于重症脑卒中患者,我们应当如何进行管理?
彭斌教授:重症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综合管理,包括一般情况管理和专科管理。
目前最为重要的管理是生命体征的支持,如血压、呼吸、血糖等方面,均需要进行综合管理。专科管理中,比较重要的是颅内压的管理与控制,常用于脱水、降低颅内压的药物是
如果患者的一般情况不佳,则需要借助一些外科手段来降低颅内压,避免
通过对患者的综合管理,我们的首要目的是降低患者死亡率,其次才是考虑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医脉通:大面积脑卒中后,患者常出现恶性脑
彭斌教授:目前来看,关于恶性脑水肿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血压对于恶性脑水肿可能有一定影响,有学者认为,血压对于恶性脑水肿的影响类似于
今年于美国召开的国际卒中大会上发布了一些相关研究,如GAMES研究讨论了降糖药物对脑水肿的影响,研究的硬性终点指标结果是阴性的,但降糖药物用于控制脑水肿、降低炎性指标、减轻中线移位或有帮助,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医脉通相关报道:[ISC2016]GAMES:
目前对于恶性脑水肿并没有特殊的针对性用药手段,主要的管理手段还是之前所提到的,可以直接脱水、降低颅内压的药物,以及外科去颅板减压等手段,旨在减少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医脉通: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点击进入>>>2016中国脑卒中大会专题报道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