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泌尿肿瘤诊疗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诸如抗体偶联药物(ADC)等创新抗肿瘤治疗手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各大医学中心依托自身资源与技术优势,在泌尿肿瘤领域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诊疗路径与最佳实践。其中,多学科协作团队(MDT)在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优化临床决策中扮演着日益关键的角色。鉴于此,北京大地医疗慈善基金会启动“肿瘤治疗旗舰聚焦”这一医学教育系列项目,旨在搭建一个高端、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8月27日,“肿瘤治疗旗舰聚焦——杭州场”研讨会成功举办。钱塘潮涌,医脉绵延,四海同仁齐聚,共襄泌尿肿瘤MDT学术盛会,共探泌尿肿瘤前沿成果与发展新篇。
铸就泌尿肿瘤诊疗“旗舰”,引领精准微创诊疗前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是全国最大的泌尿外科中心之一,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浙江省医学支撑学科、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前列腺病学重点学科。医脉通有幸对话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夏丹教授,揭秘其发展现状与技术优势。
夏丹教授首先介绍了医院及泌尿外科的发展情况。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浙江大学创建的首家附属医院,现为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等,布局七大院区。泌尿外科作为全国最大的泌尿外科中心之一,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等,获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等联合认证,也是达芬奇机器人培训基地等,配备微创经脾肾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等先进设备。
谈及科室在微创领域的特色技术和优势项目,夏丹教授表示,科室在泌尿外科疾病微创诊疗方面经验丰富。泌尿系肿瘤诊治上,广泛开展
此外,夏丹教授还提到,在尿路
大会主席致辞:多学科协作是泌尿肿瘤精准诊疗的核心引擎
会议正式拉开帷幕,由大会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潘昊教授和王临润教授发表致辞。两位教授指出,当下新的肿瘤药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发展迅速,新药层出不穷,通过搭建药学、临床医生、科研院校三方融合的学术交流平台,了解新药发展趋势,分享泌尿肿瘤诊疗中的难点和热点,具有重要意义。多学科协作从不同角度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期待通过本次会议中各学科专家的深入交流,进一步优化多学科协作模式,推动泌尿肿瘤诊疗迈向新高度。





大会主席致辞
创新技术引领未来,ADC药物革新治疗格局
会议伊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朱意教授介绍了科室亮点。浙大一院泌尿外科创建于1952年,目前有肿瘤、结石、尿控等多个亚专业。2019年正式成立总部泌尿外科,科室目前有36名医师(含11名主任医师、10名副主任医师,博士学位占比95%)。2023年门诊量超16万,月均手术579台,四级手术占比46.39%,微创手术占比54.53%,
随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景泰乐教授分享《抗体偶联药物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羊红玉教授从药学视角探讨泌尿肿瘤治疗管理,讲解《药学在泌尿肿瘤治疗中的角色》。羊教授表示,药学服务转向“以患者为中心”,药物治疗管理通过系统评估等优化方案、减少风险。针对ADC药物,重点关注剂量调整、不良反应管理及联合用药安全,如维恩妥尤单抗在轻度肝肾功能损伤时无需调整剂量,团队通过患者教育、剂量阶梯调整等确保安全有效,未来将持续推进相关应用,加强多学科协作。
在泌尿肿瘤临床诊疗实践的分享之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哲伟教授与浙江省人民医院董海鹰教授进一步结合自身诊疗经验与行业洞察,从不同维度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点评。张教授分享了本中心维恩妥尤单抗保膀胱治疗典型案例,重点强调该药物在保膀胱治疗中展现的优异疗效,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实践支持。董教授分享了本中心参与的EV-203研究长生存病例,结合临床试验经验为维恩妥尤单抗相关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MDT精英携手,共议泌尿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策略
泌尿肿瘤MDT以患者为中心,汇聚多学科力量制定个性化方案。会议第二部分,与会多学科专家围绕复杂病例展开深入研讨,分享诊疗经验。
首先,朱意教授分享了两个病例,其一为73岁的男性晚期UC患者,左肾占位伴肺转移,Nectin-4阳性,因肾功能差无法耐受
随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刘振教授结合病例指出,维恩妥尤单抗单药或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肾功能不全乃至肾透析患者疗效显著;联合方案对内脏及淋巴结转移患者、需缩瘤降期或保膀胱者获益突出,泛亚洲患者获益更明显。此外,高体质指数(BMI)患者也能从中获益,该联合疗法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关注的是,治疗期间需要保证足剂量起始与足治疗周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王进教授作为病理科专家,指出Nectin-4在UC中高表达且原发灶与转移灶一致性好,可作为维恩妥尤单抗治疗的重要依据,而HER2表达率低且原发灶与转移灶不一致,需结合病理类型选择治疗。此外,王教授提出需关注少数Nectin-4阴性患者使用维恩妥尤单抗的疗效,提示病理检测需与临床治疗更紧密结合,为精准用药提供支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赵峰教授从放疗科角度补充,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放疗在局部控制中的协同作用,尤其对于维恩妥尤单抗治疗后残留病灶,联合放疗可进一步提升疗效。赵峰教授强调,放疗在UC治疗中多用于姑息场景,如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输尿管区域复发,需兼顾病灶控制与正常组织保护,而维恩妥尤单抗的加入可进一步提升局部疗效,尤其适合手术抗拒或解剖位置复杂的患者。赵教授建议未来需深入探索联合治疗的最佳分割剂量与模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朱伟芳教授则详细介绍了维恩妥尤单抗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管理,强调“预防为先”:治疗前需评估患者皮肤基础状况,提前指导使用保湿霜、防晒霜,避免热水烫洗;出现轻中度
随后,与会专家以多学科诊疗为题展开讨论。浙江省肿瘤医院郑林峰教授基于病理科视角强调了Nectin-4靶点目前无统一检测标准,在临床的使用需要更进一步多学科的沟通。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陈超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曹君教授分别从泌尿外科视角和肿瘤内科视角补充阐释了对维恩妥尤单抗的临床应用理解。








会议总结
大会主席潘昊教授和王临润教授总结到,本次会议聚焦“ADC药物临床应用”与“泌尿肿瘤多学科诊疗”,强调泌尿外科、肿瘤内科、病理科、放疗科、皮肤科及药学等多学科的协同合作,推动了泌尿肿瘤诊疗的精准化与规范化。会议亮点包括ADC药物在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显著疗效、泌尿肿瘤诊疗经验分享、MDT模式在复杂病例中的应用,以及跨学科对ADC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策略探讨。通过多中心专家的经验交流与前沿方案探讨,会议促进了泌尿肿瘤诊疗路径的优化,为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了新思路与实践策略,展现了泌尿肿瘤治疗领域中多学科协作与ADC药物应用的前沿进展及未来方向。
编辑:Yann
审校:Kristen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