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专访张忠涛教授:肥胖症学的构建与减重治疗的未来 | 2025 COC
2025-09-03
关键词: 肥胖症 减重

进入 21 世纪以来,肥胖如同一场汹涌的浪潮,迅速演变成为一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我国人群基数大,绝对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肥胖影响到全身多系统,是诸多常见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民生造成重大影响。


2025年8月15~17日,2025第四届中国肥胖大会(COC)于首都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肥胖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肥胖防治的前沿问题,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医脉通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忠涛教授围绕“肥胖症学的构建与减重治疗的未来”分享新见解,医脉通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医脉通:2025年8月15~17日,2025第四届中国肥胖大会(COC)于首都北京隆重召开。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席,您能介绍一下本次大会的主题与亮点吗?


张忠涛教授:本次大会以“肥胖需全民意识和规范诊疗”为主题。本届大会的一大亮点是:倡议将肥胖症的诊断、治疗、机制研究及全生命周期体重管理提升至独立学科层面。该学科建设已获得中国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立项支持,目前《肥胖症学》的编写工作已正式启动,旨在系统性地构建完备的学科知识体系。


本届大会的另一大亮点是:2024年中国肥胖联盟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制定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版)》以及中国肥胖联盟的成立等成果的集中展示。


此外,大会延续了往届会前专科培训和国际认证考核的特色模式,在开幕前夕举办了世界肥胖联盟(WOF)的SCOPE School肥胖医学培训课程、大中华减重与代谢外科联盟(GCMBSA)与美国代谢与减重外科学会(ASMBS)联合开展的国际专科医师认证、亚洲杜克减重大师班等多项培训项目。


医脉通:在肥胖症的临床治疗中,如何更好地实现药物治疗与减重代谢手术的联合应用?


张忠涛教授:随着新型减重药物的出现,其在临床应用中已展现出良好的减重效果。然而,鉴于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历史较短,目前仍需积累更多长期随访数据。


此外,目前缺乏关于减重药物与减重代谢手术联合应用的系统性临床证据,仅有一些零散的初步研究显示,在减重代谢手术未完全达到理想减重效果或术后出现体重反弹的患者中,应用新型减重药物可进一步降低体重。


因此,本次大会将启动一项名为SMART研究的全国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旨在系统探索减重药物与减重代谢手术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


专家简介:


1756951852732883.png

张忠涛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普外中心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普通外科学系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结直肠肿瘤临床诊疗及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结直肠外科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外科装备分会会长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创结直肠外科、减重代谢手术以及相关并发症,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新技术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专项等多项课题

担任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国际外科学杂志》主编,Chinese Medical Journal和《中华外科杂志》副主编。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Bio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多篇成果

获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