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常用药物一览 | 用药知识
2019-06-21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围手术期(术前,术中和术后)常用的药物因患者而异。药物选择应根据手术类型,麻醉类型以及疾病情况决定。


手术前用药


术前,麻醉师应询问患者疾病史,过敏史以及正在服用的药物,包括草药补充剂,维生素和非处方药,如阿司匹林。此外,患者应告知麻醉师吸烟或饮酒史,以及是否服用违禁药物,因为所有这些物质都可能影响术后恢复以及麻醉药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术前戒烟可以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尤其是肺炎。


就药物而言,手术前可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手术部位感染,通常以口服(药剂)或静脉注射的方式使用。抗生素的选择取决于手术类型,如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可以在手术切口前1小时内,接受头孢唑啉(一类抗生素)。头孢唑啉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它是第一代头孢菌素,具有与青霉素类似的结构。


手术期间用药


常用于诱导麻醉的麻醉剂之一是异丙酚。有时,麻醉师会将一根呼吸管插入患者气管,以确保手术期间呼吸正常。此外,一种叫做麻痹剂的药物可以和麻醉剂一起使用,在手术过程中深度放松人体肌肉。


巴比妥类和苯二氮卓类药物,通常被称为镇定剂或镇静剂,是两种用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处方药。有时,在手术前或患者恢复期间与麻醉剂一起使用,以使患者平静。用于镇静的三种苯二氮卓类药物劳拉西泮地西泮咪达唑仑


手术后用药


患者在手术室完成手术后,会被送到恢复室,护士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当患者从麻醉状态醒来时,医务人员会确保疼痛得到充分控制。随后,患者将被送回病房,进行进一步的休息、恢复和疼痛管理。一旦进入病房,医生和护士将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静脉输液量。外科医生也可能对手术切口部位有特殊指导,比如提供适当的伤口护理,并进行血液检查以排除出血或感染的迹象。除了这些指导之外,医生还会给患者开具镇痛药,将疼痛控制在一定范围。


镇痛药 有多种形式,可通过静脉注射、药剂、锭剂、栓剂、液体,甚至作为贴剂,通过皮肤吸收。不同镇痛药强度差别很大,医生开具的剂量也因人而异。许多术后镇痛药含有阿片类药物,或纯阿片类药物,或与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抗炎药联用。


术后,医生通常会为患者开具静脉止痛药物,包括吗啡和氢吗啡酮,都是阿片类药物。手术出院后,阿片类镇痛药物以对乙酰氨基酚/氢可酮和对乙酰氨基酚/羟可酮形式给药。医生可能会推荐的其他术后镇痛药物包括:曲马多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抗凝药 手术后经常给予的另一类重要药物是抗凝药,它可以减缓血液凝固。对手术患者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手术的一大风险是血栓,尤其是深静脉血栓。为防止血栓形成和并发症发生,如中风或肺栓塞,可通过静脉注射或药剂形式给药。常见抗凝血药物包括:阿加曲班华法林、肝素、依诺肝素


医脉通编译整理自:

Jennifer Whitlock. Common Medication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Surgery. Updated May 12, 2019. verywellhealth.com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