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约·大咖谈 | 李锋教授:解读ILD合并肺癌的诊断难点、多学科治疗与协同治疗探索
2025-09-25


图片

“循呼吸经纬,织生命长卷”

2025年9月11至14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年会(CTS2025)在湖南省长沙市顺利举行。本次年会主题为“智慧医疗赋能呼吸学科发展,科技创新推动诊疗能力提升”。会议围绕呼吸系统疾病在预防、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流行病学及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进展,汇聚国内外呼吸领域的顶尖专家与学者,充分交流了智慧医疗在呼吸病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临床实践和转化应用经验。

在今年的CTS大会上,我们有幸邀请到上海市胸科医院李锋教授,围绕间质性肺病(ILD)合并肺癌这一复杂临床议题展开探讨。李锋教授从疾病诊断的特殊性与难点、多学科资源整合策略,到抗纤维化与肺癌治疗的协同探索,分享了贴合临床实际的专业见解,为这类复杂病例的精准管理提供指导。




医脉通:ILD合并肺癌时,在诊断方面有哪些特殊性和难点?临床该如何提高对这类复杂病例的诊断准确性?

图片

李锋教授

上海市胸科医院

ILD合并肺癌的诊断涉及两个核心问题——肺癌的诊断与ILD的诊断,临床中需优先关注肺癌诊断,但两者均存在不容忽视的特殊性与难点。


在肺癌诊断中,诊断方式的选择是关键。若怀疑肺癌病灶位于外周,经皮肺穿刺是相对安全的方式,对肺的影响较小,但穿刺针需经过正常组织甚至纤维化组织到达病灶,存在出血和气胸风险,尤其是纤维化组织可能增加气胸发生率,临床沟通中需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若病灶为中央型,经皮肺穿刺无法取材时,需采用超声支气管镜检查,通过超声探头定位病灶后穿刺活检,虽气胸风险较低,但全麻操作可能引发ILD急性加重,同样需充分沟通风险。


ILD的诊断难点则在于其类型繁多(达200余种),需明确具体亚型。其中,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合并肺癌最常见的ILD类型,此外还有风湿病相关的CTDILD(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等。临床需细致鉴别,避免因类型混淆影响后续治疗决策,只有同时精准明确肺癌与ILD的诊断,才能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医脉通:ILD与肺癌“互为因果、相互加重”,在治疗上需要多学科协作,具体该如何整合呼吸科、肿瘤科等多学科资源,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图片

李锋教授

上海市胸科医院

ILD合并肺癌涉及呼吸科(尤其是ILD亚专科)与肿瘤科等多学科,治疗中需对两种疾病 “并重看待”,既优化肺癌治疗,又严防ILD急性加重。


制定治疗方案时,首先要结合患者的ILD基础疾病类型,评估肺癌治疗手段(化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等)的适用性——既要确保方案对肺癌有效,又要最大限度降低ILD急性加重风险。在应用肺癌治疗的同时,需坚持ILD的基础治疗,确保原有ILD治疗方案的规范实施。


在治疗全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考虑到临床中部分肺癌治疗药物可能引发原有ILD加重,甚至诱发药物性ILD,因此需提前制定预案,明确若出现ILD加重的抢救措施,如高流量吸氧、激素冲击、免疫抑制剂应用等。


医脉通:ILD合并肺癌的患者,在抗纤维化治疗与肺癌治疗的协同方面,目前有哪些探索成果?未来还可从哪些角度优化两者的协同治疗策略?

图片

李锋教授

上海市胸科医院

目前在协同治疗方面,抗血管生成药物是较为理想的选择,这类药物既能对肺癌发挥治疗作用,又能改善ILD相关的肺纤维化,实现 “兼顾治疗” 效果。例如安罗替尼尼达尼布等药物,已在临床中展现出对两者的双重防治潜力。


未来的优化方向需聚焦于 “共同发病机制与靶点” 的挖掘。当前已有厂家开始尝试基于两者的共同发病机制,开发既能治疗肺癌、又能治疗肺纤维化,且不会加重ILD的药物。通过深入研究ILD与肺癌的共通病理生理过程,找到核心作用靶点,研发具备 “双治疗效应” 的药物,将是实现两者协同治疗的关键突破点,有望为这类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选择。


专家简介


图片

李锋 教授

  • 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行政副主任、亚专科主任

  •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间质性肺病学组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呼吸专委会委员

  •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会间质病学组副组长

  • 上海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委员

  • 上海市呼吸医师协会委员

  • 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呼吸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康复委员会科普工作组委员

  •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呼吸病学专委会副主委

  • 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呼吸学组副组长


图片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图片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