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感染与躁狂
2013-09-26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躁狂

一项新近发表于《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s, 2013.)的研究显示,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感染或可升高罹患躁狂的风险。


研究者称,在躁狂住院患者中,针对这种原生动物的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显著升高,但这一现象在精神健康的个体及双相抑郁发作、初发精神病等其他精神障碍患者中均未观察到。


与对照相比,57名躁狂住院患者刚地弓形虫IgM抗体水平高于314名精神健康对照90%分位的概率升高了2.33倍。该结果在控制与感染相关的人口学特征,诸如年龄、种族、性别及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后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住院期间,躁狂患者刚地弓形虫IgM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但在出院后为期6个月的随访期内,这种升高即不复存在。


研究者还指出,刚地弓形虫抗体水平的升高似乎是特异性的:这些患者的巨细胞病毒IgG和IgM水平并没有升高,尽管巨细胞病毒同样可以造成中枢神经感染。而具体来看,刚地弓形虫IgM水平的升高同样是特异性的,因为IgG水平并没有升高,这或许与感染的时程有关。


主要研究者、来自Sheppard Pratt Health System的Faith Dickerson及其同事指出,研究中所发现的刚地弓形虫感染既可能发生在围产期,也可能发生在接下来的生活中。


尽管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团队认为,两者之间的关联“可能与刚地弓形虫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繁殖及继发对行为的影响有关”。


编译自:T. gondii antibodies implicated in mania,medwireNews,26 September 2013 


相关阅读:

弓形体感染增加精神分裂症风险

猫体内寄生虫或致人脑癌

弓形虫病误诊为精神分裂症一例

曼氏裂头蚴感染致精神障碍一例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