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人际沟通是医患关系的关键所在。关系破裂时,许多因素都在起作用,包括患者的个性类型。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PA)2016年年会的一个互动版块中,理解不同人格类型,以及特定人格及关系原型对医生的影响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APA前任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Philip R. Muskin教授从三个问题出发,就上述话题展开了探讨,原文发表于《Psychiatric Times》。
一、以下最符合回避依恋类型的是?
A、我很好,你也很好。
B、我很好,你不好。
C、我不好,你很好。
D、我不好,你也不好。
答案:B
表1 四种人格类型的表达方式
二、以下哪种类型可描述爱操纵他人的、拒绝帮助的患者?
A、边缘型
B、愤怒自恋型
C、被动攻击型
D、焦虑敏感型
答案:C
解释:“拒绝帮助”的患者,即被动攻击型患者,在生活中对他人的建议及帮助高度敏感,常常挑战及侵犯医生的时间及空间界线。例如,他们在常规预约时间之外频繁地以“紧急事件”为由就诊,并作出越界的要求(如请求进行详细的实验室检查,或病情并不严重时要求使用最新的药物)。
表2 医患博弈:如何打破沟通困难的怪圈 (Sazima G. June 19, 2015)
三、“主任综合征”(Chairperson’ssyndrome)出现于下列哪种情况中?
A、内科医生入院接受膝关节镜修复术
B、医院副总入院治疗
C、住院医师入院治疗急性髓细胞性
D、女演员入院接受整容手术
答案: D
解释:“主任综合征”指VIP患者要求得到科室主任的治疗,因而给医务人员所带来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来自患者本人、患者的家人及照料者,其出发点为“主任是这种临床状况下最好的医生”。
压力也可能来自主任自己,后者可能感觉,自己需要在较高能见度的情况下指挥医疗。然而,只有在主任真正专精于该VIP的疾病时,主任亲自上阵才是合理的。
信源:Philip R. Muskin,Challenging Patients. Psychiatric Times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