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起源及药物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理解。在这一背景下,抗精神病药经常沦为公众批评和所谓社会活动家怀疑的对象。这些人常引用某些数据,如病情中等严重的患者症状改善有限,治疗无效率高,以及副作用多之类,来论证抗精神病药“没什么用”。
2025-08-12
0
即便在围产期,锂盐也是双相障碍治疗的金标准;对于妊娠期未使用精神药物的双相障碍患者,建议在分娩后立即开展预防性治疗;良好睡眠的维持,尤其是产后,是预防双相障碍患者产后病情失代偿的重要保护因素。以下简要介绍本项综述的核心内容:
2025-08-11
0
本项纳入近 40 万名抑郁症患者的分析显示,一系列因素与抑郁症患者在治疗最初 3 个月实现理想的“起始治疗依从性”(IMA)显著相关,包括共病及抗抑郁药种类等。
2025-08-11
0
本项针对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和 meta 分析显示,即便只是短期(≤8 周)使用低剂量(≤200 mg/d)喹硫平,也会影响代谢指标,体现在体重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的变化。
2025-08-08
0
精神医学已经发展到住院医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学心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意义是什么”的境地了。21 世纪初,人类学家 T.M. Luhrmann 在观察美国的精神医学后,将其针对这一领域的著作命名为《两种心灵》;如果换成今天,书名有可能会变成《下定决心只留一个》。
2025-08-06
0
本项新研究显示,中年女性开始使用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后,骨折风险显著增加;调整年龄、种族、体重指数、抑郁症状、骨密度等因素后,风险仍较未使用 SSRIs 者升高 77%。
2025-08-06
0
鲁拉西酮是一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 D2、5-HT2A和5-HT7受体具有高亲和力的拮抗作用,对5-HT1A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且对多巴胺D2/D3受体的作用强于5-HT2A受体。该药良好的耐受性表现,如代谢副作用较轻,使其成为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的重要候选药物。目前,该药已获FDA批准单药治疗10岁及以上患者的双相抑郁发作。
2025-08-05
0
本项纳入美国近十万名成人的研究显示,从 9 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筛选出的仅含 3 个条目的 PHQ 版本,即 PHQ-3(情绪低落、自我否定、兴趣减退),在评估抑郁严重度方面与 PHQ-9 高度相关,且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及教育水平人群中表现稳定。
2025-08-05
0
紧张症已被 ICD 和 DSM 列为独立疾病实体,与紧张症研究先驱 Karl Kahlbaum 最初的观点相吻合。然而时至今日,人们对紧张症的长期纵向病程及复发危险因素仍知之甚少,抗精神病药在紧张症治疗中的作用也存在争议。
2025-07-31
0
产后抑郁症指女性在分娩后一年内出现的抑郁症,可能对母亲、孩子及整个家庭产生短期和长期不良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常规治疗手段包括抗抑郁药(尤其是症状较重的患者)、心理治疗、同伴支持等。抗抑郁药相对便捷易用,但疗效和安全性尚存在未满足的需求,如很多人担心药物会对婴儿造成不利影响。
2025-07-3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