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梓涵、何云帆、高凯、周绍龙等,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整形美容外科,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
皮肤衰老是目前更新迭代的护肤产品试图解决的难题, 衰老过程主要分为内源性老化和外源性老化两大类型[1-2] 。内 源性老化是受基因、激素等影响的生理性过程。外源性老化 主要指紫外线,尤其是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 UVB)所致的 光老化(LH Kligman, 1985 年)。在光老化过程中,紫外线照射 和活性氧的产生会对皮肤的 DNA、蛋白质、脂质造成损害,并 降低皮肤中抗氧化剂的水平[3-4] 。临床上表现为皮肤干燥、粗 糙、松弛、弹性降低、细纹、深大皱纹及不规则色素沉着。主要 病理特征为表皮变薄、基底膜损伤、真皮层胶原降解、弹性组 织变性及毛细血管扩张(Y Yasui, 2013 年)。近年来,作为连 接表皮、真皮的重要支撑结构,基底膜在光老化过程中的 损伤及其机制研究有了更进一步地阐释。现对光老化过程 中基底膜的几种结构成分及相关细胞成分的变化、修复及 其机制[5] 作一综述。
1 基底膜在皮肤结构及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基底膜是一种紧密连接表皮及真皮的高度特化的细胞 外基质,由外至内分为胞膜层、透明层、致密层和致密下层 4 层,主要成分包括Ⅰ、Ⅲ、Ⅳ、Ⅶ型胶原纤维、层黏连蛋白、 巢蛋白 / 内功素和串珠素等(M Aumailley, 1999 年),由表皮 角质形成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等共同分泌 组合而成(S Hashmi, 2011 年)。首先,表皮基底层的角质形成 细胞与基底膜紧密相接,保证了细胞增殖、分化的活性及向 外迁移的极性(FM Watt, 1984 年)。再者,基底膜作为交换屏 障,调控着表皮与真皮间的分子交流,进而影响细胞的分化、 迁移等行为[6] 。此外,基底膜可作为来自表皮、真皮的内源性 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的储蓄池,当其损伤或破坏时则将这些 信号分子释放[5] 。因此,健康的基底膜作为皮肤结构与功能的 重要一环,与表皮、真皮一同形成皮肤生长及修复的良性循 环。在光老化过程中,皮肤基底膜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许多 变化,如基底膜变得松散多层化,甚至断裂,以及基质金属蛋 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乙酰
2 光老化中Ⅳ型胶原纤维的变化
Ⅳ型胶原纤维是基底膜致密层中含量最丰富的胶原纤 维,构成了致密层的绝大部分,是基底膜的重要支撑结构。 MMPs 是降解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蛋白多糖等细胞外基质 最重要的一大酶系,其中 MMP-2 与 MMP-9 亦称
3 光老化中硫酸肝素的变化
基底膜中的硫酸肝素(heparin sulfate)作为串珠素(perlecan) 这类硫酸肝素蛋白多糖的侧链,可通过结合生长因子以调控 信号通路的传递(II Fuki, 2000 年)。S Iriyama 等(2011 年)发 现,无论是短期 UVB 强辐射还是长期的 UVB 辐射,均可通 过激活表皮的硫酸肝素酶来降解基底膜中的硫酸肝素侧链, 导致与后者结合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7(FGF-7)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减少。Dos Santos 等[24] 研究指 出,串珠素、硫酸肝素可维持角质形成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 衰老皮肤中串珠素减少,会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的成活和分 化,从而影响表皮更新。S Kurdykowski 等(2012 年)进一步阐 明,UVB 不仅提高角质形成细胞中硫酸肝素酶的 mRNA 及 蛋白质水平,也能够增强酶的活性,并且此效应呈时间、剂量 依赖性。由于在 UVB 辐射下,真皮中的血管及真皮乳头中的 抗衰老关键蛋白(fibulin5)减少(K Kadoya, 2005 年),且硫酸 肝素合成的恢复可逆转原先皮肤中的异常分化、增殖相关基 因的表达,下调降解酶相关基因的表达(S Irigama, 2011 年)。 因此,UVB 辐射对于硫酸肝素酶的激活可破坏硫酸肝素的生 长因子储存库作用,游离释放出的表皮与真皮生长因子间发 生相互作用,导致细胞异常分化、增殖,以及表皮增厚、皱纹 等皮肤老化现象[25] 。此外,S Iriyama 等(2011 年)指出,硫酸肝 素酶的激活与皮肤过度色素沉着有关。 S Iriyama 等(2011 年)研究表明,硫酸肝素酶抑制剂能促 进基底膜中半桥粒及锚原纤维的合成,这意味着硫酸肝素侧 链对半桥粒及锚原纤维这两个维持表皮与真皮紧密连接的 重要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Tsunenaga[26] 则应用人造皮 肤模型进一步证实,对于重建基底膜,必要的基底膜组分、尿 激酶抑制剂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虽有助于其结构的建 立,但硫酸肝素酶抑制剂则促进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促进 基底膜功能的恢复。此外,硫酸肝素作为糖胺聚糖的一种,可 以吸收水分、填充弹性纤维或胶原纤维间的空间。Gallo 等[27] 通过外用低分子量硫酸肝素,8 周后可观察到皮肤的水分、弹 性、细纹、皱纹及屏障功能得到改善。Colvan 等[28] 局部应用低 分子量硫酸乙酰肝素,可改善眼周皮肤色素沉着、浮肿、粗糙 及细纹。Ito 等[29] 发现,猪胎盘提取物中含有包括硫酸肝素在 内的硫酸化的糖胺聚糖,证明了其可能的美容疗效。
4 光老化中层黏连蛋白 5 的变化
层黏连蛋白(laminin) 是基底膜透明层的主要成分,由 α、β、γ 三条多肽链组成。其中,层黏连蛋白 5(α3β3γ2)经由 半桥粒上的整合素 α6β4 与半桥粒结合,通过与层黏连蛋白 6 或 7 形成共价复合物 laminin5/6/7 同Ⅳ型胶原纤维反应, 与Ⅶ型胶原蛋白结合构成插入真皮乳头的锚丝。因此,层 黏连蛋白 5 的存在是稳定表皮 - 真皮连接稳定性的主要因 素(T Nishiyama, 2000 年),在衰老皮肤中其表达下降[30] ,其编 码基因的突变可致 HERLITZ 结合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发 生(D Aberdam, 1994 年)。 F Miralles(1998 年)阐明,在 AP-1 增强子的参与下,UV 辐射增强 JNK 家族激酶对成纤维细胞中
5 光老化中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变化
基底膜的形成有赖于表皮、真皮的细胞成分,其中,角质 形成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是构成致密层的Ⅳ型胶原纤维所必 不可少的合成场所。Ⅳ型胶原纤维的自组装启动于 α1(Ⅳ)2、 α2(Ⅳ) 亚基通过螺旋形结构域与 α1β1、α2β1 整合素相结 合,紧接着是 α5(Ⅳ)、α6(Ⅳ)亚基与 α1(Ⅳ)2、α2(Ⅳ)亚 基的结合,这些亚基的合成来自于角质形成细胞及成纤维 细胞(CR Fleischmajer, 1997 年)。然而,UV 辐射往往对皮肤 细胞造成损伤,导致衰老的发生。在角质形成细胞中,UVB 刺 激 ROS 的产生,促进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等的 释放,活化应激相关激酶通路,进而导致线粒体 DNA 缺失, 损伤线粒体功能[32] 。中长波 UVA 辐射可促进产生 ROS 和胸 腺嘧啶二聚体 DNA 损伤,并优先在角质形成细胞与成纤维 细胞中蓄积,进而导致细胞凋亡等明显的细胞变化[ 33 ] 。 L觟wenau 等[34] 发现,UV 照射的角质形成细胞显示出较高的衰 老相关 β- 半乳糖苷酶的活性,细胞增殖较少,且活力降低, 由此种角质形成细胞重建的人表皮有着更薄的角质层,表皮 渗透性增加,这表明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 对于成纤维细胞,UV 辐射亦可激活 ROS 的产生,导致DNA 的损伤及
6 脂肪来源干细胞的修复作用
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是一 种多能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分化潜能和旁分泌效应。基于 ADSCs 的干细胞疗法已逐渐成为组织再生、伤口愈合、抗皮 肤衰老及其他领域的优选[37] 。据报道,ADSCs 可修复周围损 伤细胞的功能(A Sterodimas, 2010 年)。SH Lee 等(2012 年)利 用ADSCs 的条件培养基(adipose-derived stem cell conditioned medium, ADSC-CM) 证实其可刺激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并 通过激活 ROCK 通路作用于应力纤维,促进细胞的迁移。此 外,ADSCs 及 ADSC-CM 对成纤维细胞不仅具备促增殖的能 力,甚至可逆转 UVB 的增殖抑制。WS Kim 等(2009 年)证实, ADSCs 及 ADSC-CM 提高成纤维细胞合成Ⅰ、Ⅲ型胶原纤维 的水平,抑制 MMP-1 表达,表明其具有保护皮肤细胞、抗衰 老的旁分泌效应与细胞间直接作用[38] 。SY Yong 等(2011 年) 研究表明,ADSCs 的旁分泌作用与细胞间通讯连接同样重 要,可诱导光老化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Ⅰ型胶原的产生,降低 MMP-1 的表达,并可抑制其凋亡。此外,Klar 等[39] 利用体内 MALDESS 皮肤模型证实,ADSCs 通过增加转化生长因子 -β1 的表达,抑制黑素细胞的增殖、分化和黑色素的产生,这可能 有助于减轻光老化所带来的不规则色素沉着。
7 结论
光老化是皮肤衰老的主要外源性因素,对基底膜的结构 成分及连接、屏障、信号传导等功能造成累积性的损伤。UV 辐射通过 MMP-2、MMP-9、硫酸肝素酶、血纤维蛋白溶酶等 破坏基底膜的结构组分及其相互间的结合,亦可损伤角质形 成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对于基底膜形成至关重要的细胞。通 过抑制上述酶类、增加基底膜结构组分或利用 ADSCs 的修 复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基底膜的结构与功能。
参考文献略。
来源:蔡梓涵、何云帆、高凯、周绍龙,光老化皮肤基底膜的损伤、修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0,31(8).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