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凌教授:聚焦CPP优化管理,Meta分析揭示亮丙瑞林长期安全有效
2025-09-01 来源:医脉通

中枢性性早熟(CPP)是儿童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CPP不仅导致患儿骨骼成熟加速、成年身高受损,还可能引发心理行为问题,给患儿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随着临床对CPP认识的深入,其规范化诊疗日益受到重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作为CPP的标准治疗药物,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是临床关注的焦点。


近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罗小平教授的带领下,研究团队发表了一项关于亮丙瑞林治疗CPP患儿的Meta分析,为亮丙瑞林的长期应用及安全性提供了高质量循证证据,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医脉通诚挚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侯凌教授围绕亮丙瑞林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数据进行深入访谈。




Q1:侯教授,您好!近期您团队发表了一项Meta分析,首次评估了亮丙瑞林治疗CPP患儿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能否请您详细解读一下该研究中的数据?


侯凌 教

我们团队近期发表了一项Meta分析1,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分析,最终有15项研究被纳入了分析,共涉及795例接受亮丙瑞林治疗的CPP患儿,其中96%为女孩。在亮丙瑞林治疗开始时,CPP患儿的平均年龄为6.8-13.7岁,男孩为7.9-9.8岁。数据分析主要关注了三个核心方面:生长发育、生殖功能以及安全性


生长发育:亮丙瑞林治疗CPP患儿,最终成年身高高于目标身高,且对BMI无显著影响


身高通常被视为衡量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有效的CPP治疗可以改善成年身高并增加患儿达到遗传目标身高范围的可能性。此次纳入分析的两项研究共涉及153例CPP患儿,结果显示,接受亮丙瑞林治疗的CPP患儿的最终成年身高达到了目标身高,平均差异(MD)为1.75 cm(95%CI:0.46-3.03)(P<0.01),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这一结果提示,亮丙瑞林对于改善CPP患儿终身高具有积极影响;此外,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患儿在治疗初期可能出现体重指数(BMI)的变化。本次分析中的三项研究共纳入207例CPP患儿,评估了基线与亮丙瑞林治疗后的BMI标准差评分(BMI-SDS),结果显示MD为-0.03(95%CI:-0.28-0.22)(P=0.81),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亮丙瑞林治疗未对患儿的BMI产生负面影响


生殖功能:亮丙瑞林治疗CPP患儿不显著改善月经初潮年龄,停药后月经恢复且月经规律率高


纳入分析的两项研究(105例CPP患儿)显示,接受亮丙瑞林治疗与未接受治疗的CPP患儿相比,其月经初潮的MD为0.73岁(95%CI:-0.74-2.20)(P=0.33),提示两者之间在月经初潮年龄上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停药后月经恢复,月经规律率高


关于停药后的月经恢复情况,纳入分析的三项研究(175例CPP患儿)显示,亮丙瑞林治疗组停药至月经初潮时间为15.83个月(95%CI:11.62-20.03)。这一结果与我们临床观察及多数文献报道一致;此外,纳入分析的两项研究(81例CPP患儿)显示,经亮丙瑞林治疗后,患者月经规律性的比例高达85%(95%CI:75-91%)。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女孩在亮丙瑞林治疗后能够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提示亮丙瑞林对性腺轴的抑制是可逆的,且不影响长期生殖健康。


安全性:亮丙瑞林治疗CPP患儿,并未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生风险


除了疗效外,此Meta分析还全面评估了亮丙瑞林治疗的安全性。两项研究(41例CPP患儿)分析显示,接受亮丙瑞林治疗的CPP患儿,其PCOS的平均发生率为8%(95%CI:3-22%),略低于普通人群的PCOS发生率(8-13%),提示亮丙瑞林治疗并未增加PCOS的风险。这一结果对于评估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论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发现亮丙瑞林治疗在长期随访中,并未影响患儿的BMI或月经性发育的启动时间。同时,它对CPP患儿的终身高具有积极影响。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也未观察到与亮丙瑞林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Q2:基于该项研究的结果,您认为对CPP患儿的长期治疗有哪些启示?


侯凌 教

疗效优化:终身高改善是关键目标,需个体化调整治疗策略


1. 终身高增益明确,但需关注起始治疗时机与疗程


GnRHa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阻断性发育的持续进展进程,这不仅能延缓骨骼成熟,更重要的是重新释放生长空间和潜能,达到改善患儿最终成年身高的关键治疗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点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是起始治疗的年龄。大量文献普遍认为,6岁以前开始GnRHa治疗的CPP患儿身高获益明显;6~8岁治疗仍有一定获益;而8岁以后患儿的最终成年身高改善作用有限2。当然,目前也有极少数研究认为8岁后治疗仍能获益。我国《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明确指出,对于年龄小且性发育快速进展的患儿,尤其是初诊时已呈快速线性生长加速的患儿,应及时采用GnRHa治疗。


其次需要关注的是治疗疗程。普遍认为,治疗时长是影响成年身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治疗时间>2年可为CPP患儿带来更多获益3。对于联合治疗的指征,回顾性研究显示治疗中若患儿生长速率下降明显,<5 cm/年或连续3个月低于0.4-0.5 cm/月应联合用生长激素,使用剂量以维持青春期前的生长速率5 cm/年为标准调整。研究发现联用GnRHa和生长激素治疗的患儿,其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单用组,第一年的生长速率可达到8.74±2.14 cm,且联合治疗组预测成年身高的增高效果明显4


安全性管理:短期波动可逆,长期生殖健康无碍


1. BMI的短期波动无需过度担忧


在治疗期间,BMI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短期改变,BMI-SDS可能轻微上升,但达到成年身高后,通常都能恢复到基线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肥胖患儿需要更密切地监测,但无需因体重问题中断治疗。对于这部分患儿,临床建议每3-6个月监测一次BMI,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结合饮食和运动进行指导,避免将短期变化误认为是药物副作用。


2. 生殖功能恢复良好


亮丙瑞林治疗停药后平均15.8个月月经初潮来临,且85%的患儿周期规律,证实性腺轴抑制的可逆性。同时,PCOS发生风险并未增加:发生率仅8%(95%CI:3-22%),与普通人群(8-13%)相当。


3. 骨代谢的短期影响可控


在治疗初期,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骨密度暂时性下降,但停药后会逐渐恢复,尚未发现远期骨质疏松的风险。然而,对于治疗时间较长(>2年)或基线骨密度偏低的患儿,建议每年监测一次骨密度。


未来研究方向:填补证据空白与优化监测


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我们还需要做好几点工作:第一,拓展男性CPP的数据。现有研究中大多数CPP患儿为女孩,男性病例相对较少。但据临床观察,近年来男性CPP患者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因此需要扩大男孩队列的研究,以验证疗效的普适性,例如这些孩子的睾丸容积变化、睾酮水平恢复情况等,这都需要我们积累更多的数据;第二,需要对生殖功能进行远期追踪,包括妊娠率、卵巢储备功能以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等,需要将随访时间延长至成年期;第三,精准监测工具应用的推广。传统诊断需多次采血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试验,未来可开发一些简易GnRHa激发试验来替代传统方式,从而提高诊断的便捷性。此外,我们中心牵头开展了一项中国大样本研究,探索晨尿促性腺激素(FMV Gn)在中国儿童CPP筛查和诊断中的价值,即通过监测FMV Gn用于CPP的筛查。我们相信,这一领域将是未来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Q3:请您从临床实际经验出发谈谈CPP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问题,CPP患儿目前使用的每月制剂,是否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侯凌 教

每月制剂往返医院对患儿生活及治疗依从性造成的影响


1. 患儿就学需求冲突,影响治疗依从性


目前接受治疗的大多数CPP患儿处于学龄期,需定期每月前往医院接受GnRH激动剂治疗,这种频率可能影响其正常的在校学习生活。一项美国的回顾性分析指出,仅1/4的患儿能在推荐的28天内按时接受下一剂亮丙瑞林注射,实际剂间间隔平均为37天。这种延迟可能导致药物血清浓度低于治疗阈值,影响疗效5


2. 患儿及家长重复性就诊的负担


每月注射给家庭带来经济及时间压力,特别是对于住处离医疗机构较远的患者群体。这种负担直接影响依从性。一项2023年的中国研究表明,24%的CPP患儿存在依从性差的情况,其中原因包括经常性未能按时返回医院及忘记治疗6。特别是对于居住地远离医疗机构的患儿家庭,这种负担直接影响了治疗的依从性。


3. 替代方案:3月长效剂型改善依从性


GnRHa 3月剂型(如亮丙瑞林11.25 mg)已逐步成为更便利的治疗选择,可将CPP患儿每年的注射次数从12次减少至4次。由我们中心牵头的中国4002研究显示,亮丙瑞林3月剂型显著抑制CPP患儿HPG轴、延缓第二性征进展7。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亮丙瑞林3月剂型可显著降低CPP患儿生长速度,带来身高获益8。同时,3月剂型的注射周期契合指南共识推荐的疗效评估监测周期,减少就诊次数,可显著减少家长的误工和患儿的误学,为患者家庭带来诸多获益。


家长认知不足导致的治疗中断和顾虑


1. 家长对治疗中生长速率下降的误解


使用GnRHa治疗后,HPG受到抑制,短期内患儿的生长速度会有所下降,部分家长因此担忧患儿的最终成年身高会受影响。这实际上是治疗的正常生理现象,因为性成熟被暂时抑制,骨骺闭合延缓,从而为孩子保留更长的生长时间。本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亮丙瑞林治疗显著改善成年终身高(MD提高1.75 cm)。因此,在治疗开始时以及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都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他们理解生长速度暂时减缓是正常现象,并不会损害最终的成长获益。


2. 患者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认知水平


研究表明,家长对CPP及治疗药物理解的不足,可能导致治疗依从性差。接受患者教育的家长通过了解治疗机制更易坚持方案。此外,患者教育还应解决家长关于安全性的顾虑。通过这次Meta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明确告知家长:亮丙瑞林未显著增加PCOS风险,性腺抑制对生育功能无长期影响,从而消解不必要的担忧。



1756709192952803.png

侯凌 教授

  •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儿童遗传内分泌呼吸科主任

  • 中华医学会儿科临床药理学组委员

  •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遗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童用药评价分会常务委员

  •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药食同源代谢干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湖北省医学会儿科分会遗传代谢内分泌学组委员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编委

  • 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具体负责世界糖尿病基金会项目和多项全国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Hou L, Ying Y, Ye F, et al.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euprorelin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hildren (Basel). 2025 May 30;12(6):712. doi: 10.3390/children12060712.
2.Bangalore Krishna K, Fuqua JS, Rogol AD, et al. Use of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s in children: update by an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J]. Horm Res Paediatr, 2019, 91(6):357‑372. DOI: 10.1159/000501336.
3.Park H K, Choo M S, Shim Y S. Adult height after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treatment in girls with early puberty: A meta‐analysis[J]. Clinical Endocrinology, 2020, 93(2): 135-145.
4.Front. Endocrinol., 14 December 2022
5.Pediatric Endocrinology Volume 10 - 2022 | https://doi.org/10.3389/fped.2022.968485
6.Yang C, et al.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4, 14: 1269158
7.Xiaoping Luo,et al. ENDO 2024.POSTER
8.Huang S, et al. Journal of Pediatric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2024, 37(1): 15-20.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