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李放等研究人员发现,腰椎节段不稳定、椎间盘后缘高信号区(HIZ)和Modic改变是腰椎管狭窄患者腰痛产生的危险因素。该论文发表在《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8):639]。
该研究回顾了2007年1月~2010年1月间24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患者平均年龄59.8岁,腰痛者170例,无明确腰痛者76例。观察节段性不稳定、HIZ、Modic改变等因素与腰痛的关系。
结果显示,患者腰痛发生率为69.1%。腰痛患者平均VAS评分为5.67分。伴HIZ患者80例,其中腰痛66例,腰痛的阳性率为82.5%;Modic改变64例,其中腰痛56例,腰痛阳性率87.5%;Modic分期Ⅰ期7例,有腰痛6例,腰痛阳性率85.7%;Ⅱ期44例,有腰痛40例,腰痛阳性率90.9%;Ⅲ期13例,有腰痛10例,腰痛阳性率76.9%。伴节段性不稳定88例,有腰痛74例,腰痛阳性率84.1%。HIZ、Modic改变、节段性不稳定与腰痛症状呈高度相关(P<0.0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