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是在股骨近端表面加金属帽代替磨损的软骨和破坏的骨头,在髋臼处换上金属杯形内衬。资料显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最佳适应证通常是年龄<60岁的爱好活动的人;且要求股骨近端有结实的骨组织。那么,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疗效如何呢?近日,《J Bone Joint Surg Am》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对于年轻、活跃的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Robert L. Barrack教授团队经过长达15年的随访研究证实,在15年内,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均表现出优异的植入物存留率,且进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的活动水平和预后均与全
研究简介
Barrack及其同事对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接受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年龄<60岁的男性骨关节炎患者(224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平均随访长达13.9年。除此之外,研究还收集了119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男性患者的预后数据,以比较其与接受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的活动水平。
主要观察性终点为无全因翻修和无菌翻修的植入物留存率。次要终点为影像学和临床预后,以及患者报告的预后。
研究显示,髋关节表面置换组的无全因翻修留存率,在10年时为97.2%(95%CI:93.8%-98.7%),15 年时为 96%(95%CI:92.2%-98%)。无无菌性翻修的留存率在10年时为98.6%(95% CI:95.7%-99.5%),在15年时为 97.4%(95% CI:93.9%-98.9%)。
在活动水平和患者报告的预后方面,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Barrack教授正在进行非金属和金属材料在髋部重塑中对比的临床试验,这或有助于解决金属材料对人体的影响,以更好地改善髋关节疾病患者的预后。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