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美国眼科学会年会(AAO 2025)将于10月18日至20日在美国奥兰多盛大举行。作为全球眼科领域规模最大、学术影响力最强的年度盛会之一,本届会议预计吸引来自全球120余个国家的数万名眼科医师、科研人员及行业专家齐聚一堂。会议将围绕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疾病、神经眼科等全亚专科领域,通过主题演讲、病例竞赛、手术直播及创新技术展示等形式,深度探讨基因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微创手术等前沿进展。
在本次国际学术舞台上,中国眼科力量也绽放出耀眼光芒。为助力国内眼科同仁及时把握国际前沿动态,医脉通特别整理了中国专家AAO 2025上的精彩讲题,以飨读者。
0
1
刘洋教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标题:VVN461溶液治疗非感染性前葡萄膜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II期研究
(Phase 2 Study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VVN461 Solution in Patients With Noninfectious Anterior Uveitis)
摘要:
研究目的:评估疗效和 0.5% 和 1.0% VVN461 溶液(抑制剂中的JAK1/TYK2)在 非感染性前葡萄膜炎 (NIAU) 患者中的安全性。
研究方法:在这项 2 期、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中,83 名 NIAU 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 0.5% VVN461 (n = 27)、1.0% VVN461 (n = 29) 或 1.0% 醋酸泼尼松龙 (PA) 滴眼液 (n = 27),每天 6 次 (Q2h),持续 7 天;q.i.d. 7 天;b.i.d. 7 天;和 q.d. 7 天。
主要结果:前房细胞分级在第 14 天较基线至少提高了两个等级。0.5% VVN461 组的成功率为 92.6%,1.0% VVN461 组的成功率为 96.6%,PA 组的成功率为 77.8%(在 17.5% 的 90% 置信非劣效性范围内)。没有观察到令人担忧的安全事件。
研究结论:VVN461 显示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抗炎作用,至少与两个 VVN461 治疗组的护理标准 (PA) 一样好。VVN461 没有有意义的安全问题。
0
2
沈吟教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标题:晚期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接受ZM - 02光遗传学基因疗法临床研究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Safety and Efficacy of ZM-02 Optogenetic Gene Therapy Clinical Study for Advanced RP)
摘要:
研究目的:ZM-02 是一种光基因tic基因疗法,它使用腺相关病毒通过玻璃体内注射递送一种新型光敏蛋白基因PsCatCh2.0。作者进行了一项 MOON 试验 (NCT06292650),以评估 ZM-02 在晚期色素性视网膜炎 (RP) 患者中的应用。
研究方法:参与者在指定的随访中接受了为期 1 年的治疗和治疗后评估。主要终点是不良事件(AE)、严重不良事件(SAE)和剂量限制性毒性(DLT)的发生率。次要终点是最佳矫正视力 (BCVA) 和多亮度测试 (MLT)。
研究结果:八名 RP 参与者被分为两组:干预组 (n = 6) 和对照组 (n = 2)。大多数 AE 是轻度的(≤CTCAE 2 级),通过局部治疗解决。没有报告 DLT 或 SAE。在干预组中,66.7% 的 BCVA 有临床意义的改善(0.42 ± 0.28 logMAR),88.3% 的 3 个 MLT 中的至少 2 个有改善。对照组未观察到 BCVA 变化。此外,干预组的色觉逐渐改善。
研究结论:ZM-02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无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在视力恢复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疗效。
0
3
李炜教授
厦门大学医学院
主持视力恢复的治疗方法研讨会
摘要: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眼科和视觉科学的最新研究和进展。会议将召集顶级专家讨论突破性疗法,包括基因编辑、干细胞干预、纳米材料和治疗失明的脑机接口。演讲将重点介绍技术创新和视力恢复治疗策略的未来。通过促进多学科对话,研讨会旨在促进解决视力障碍方面的新合作和突破。
会议时间:10月19日,上午 8:00 - 上午 9:15(美国东部时间)
会议地点:W311E
0
4
Lei Chaoyu博士
标题:ProptoView:一项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突眼计在跨国、多种族验证研究中的应用
(ProptoView: An AI-Based Digital Exophthalmometer in a Multinational, Multiracial Validation Study)
摘要:
研究目的:精确测量眼球突出度对于眼眶疾病的管理至关重要。传统方法(Hertel突眼计)使用便捷但不够精确,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虽准确但成本高昂,且会使患者暴露于辐射之下。
研究方法:利用来自1258例眼眶疾病患者的5676张图像,作者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突眼计ProptoView。为进行外部验证,作者使用了来自三个国家五家医院的324例患者的648张图像。采用三阶段深度学习方法,生成了单视图、多视图和动态输入模型。
研究结果:与CT相比,单视图模型的组内相关系数(ICC)达到0.859(Hertel突眼计为0.888)。多视图模型的ICC达到0.890,优于赫特尔突眼计(0.871),而动态模型的ICC达到0.901。正视位与向上凝视位相结合可产生高度一致性(ICC = 0.855)。外部验证显示,ProptoView与Hertel突眼计具有高度一致性(ICC = 0.845),且在19毫米阈值处的误分类率降低(14.7% vs 20.5%)。
研究结论:ProptoView为眼球突出度测量提供了一种精确、无接触且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