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儿童脑瘤治疗的新靶点
2016-01-20 来源:生物谷

近日,来自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Cell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共同发现一种蛋白质相互作用是成神经管细胞瘤的一种侵袭性亚型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发现可能会为该病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这项研究结果也为解答一个一直困扰科学家们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答案——Myc和MycN这两种通常认为可以互相替代的分子为什么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成神经管细胞瘤亚型。


成神经管细胞瘤是最为常见的儿童恶性脑部肿瘤,由四种不同肿瘤亚型组成。


在这项研究中,以基因工程小鼠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发现Miz1蛋白能够有效地与Myc结合,而不能有效结合MycN,因此在决定肿瘤类型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Myc与Miz1形成的复合物能够进一步与DNA结合,改变促进3型成神经管细胞瘤生长和发展的相关基因表达,而在其他肿瘤亚型中则不存在这一现象。


研究人员之前发现在一种处于发育过程的神经元祖细胞中过表达Myc能够诱导3型肿瘤生长,而过表达MycN则会导致另外一种叫做SHH亚型的肿瘤发生。Myc和MycN属于同家族成员,两者在许多细胞过程中发挥类似作用,但过表达这两个蛋白为何会导致两种不同亚型的肿瘤一直成谜。


这项研究则给出了答案。Myc/Miz1复合物能够抑制SHH信号途径上的一些基因表达,其中包括编码转录因子Atoh1和Foxg1的基因,这两个基因都在神经元的正常发育,分化和存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这两个基因进行抑制能够帮助3型肿瘤细胞保持类似干细胞的分裂和增殖特性。


除此之外,该复合物还能够阻断与初级纤毛组装有关的基因表达,小鼠和人类的3型成神经管细胞瘤均缺少初级纤毛,而SHH亚型的肿瘤仍然存在初级纤毛。


研究人员还在基因工程小鼠体内对Myc基因进行了突变,抑制其与Miz1的结合,结果表明小鼠几乎不会发生脑部肿瘤,肿瘤形成所需要的时间也更长。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虽然MycN与Miz1之间的结合弱于Myc/Miz1复合体,但MycN/Miz1复合体仍然在SHH亚型肿瘤的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抑制该复合体形成也可以阻断SHH亚型肿瘤的发育。


文章通讯作者Martine Roussel表示:“这项研究不仅发现Myc-Miz1之间的相互作用是3型成神经管细胞瘤发育所必需的一个事件,还证明了抑制这种蛋白间相互作用能够大大降低肿瘤的侵袭性。利用小分子靶向阻断Miz1与Myc之间的结合或许可以抑制这种肿瘤亚型的发展。”


原始出处Vo BTWolf EKawauchi D,et al.The Interaction of Myc with Miz1 Defines Medulloblastoma Subgroup Identity.Cancer Cell,2016,29(1):5-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