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7的“症状性颅内外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与管理”论坛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叶平教授作了题为“强化降脂稳定/逆转斑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精彩报告。会后,医脉通小编就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血脂调控相关问题采访了叶平教授。内容如下:
医脉通:请您谈谈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胆固醇的控制标准?
叶平教授: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缺血性脑卒中 ,其二级预防中胆固醇的控制标准可以按照ASCVD标准,应该达到小于1.8mmol/L(70mg/dL),SPARCL研究也显示了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进行他汀治疗是可以获益的。
医脉通:对于LDL-C水平“不高”的患者,降到多低合适?降到正常范围后要继续治疗吗?
叶平教授:对于LDL-C水平“不高”的患者,目前没有统一标准,需要根据患者危险分层不同,其降低幅度也不一样。比如有些患者的LDL-C水平正常,只是满足了化验单上的标准;但是如果患者得了心梗或卒中,其LDL-C水平要小于1.8mmol/L,所以LDL-C低的概念并不十分清楚。但目前有一个标准,中国指南推荐对于卒中患者或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患者,LDL-C水平要降到1.8mmo/L,在达标以后还要继续治疗,不能停止。
现在有不少研究发现,停药以后患者的胆固醇水平反弹,其血管事件的发生也会增加。有研究表明,他汀间断治疗和他汀持续治疗人群血管事件的风险是不一样的,间断治疗的患者血管事件风险就会增加。所以他汀治疗后一旦水平达标,之后仍要长期坚持,特别是对于ASCVD二级预防的人群非常关键,如果停药以后可能出现再发事件。
医脉通:对于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在进行血脂管理时有哪些要点?
叶平教授:对于肝肾功能有轻度异常的患者,中等剂量的他汀都可以使用,也比较安全;但如果应用剂量太大,不良反应风险就会增加。所以我认为中国指南之所以推荐中等强度他汀,实际上是考虑到中国人对他汀的耐受性。
在我们国家很多肝酶异常都与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
对于那些具有轻度肝功能异常和轻度非酒精脂肪肝的高危人群来说,长期应用他汀反而获益更多,这是有临床研究证实的。一些临床研究把非酒精性脂肪肝和没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人群进行比较,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长期应用他汀的临床获益比没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获益更多。也就是说,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经常跟血管危险因素合并存在,所以这也是增加危险度的一个指标。
医脉通:神经科医生在血脂管理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叶平教授:其实神经科医生对于血脂的管理跟心内科类似,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卒中,只要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神经科的管理和心内科是一样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方面也是一样,卒中的危险因素情况,例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以及糖尿病等都与心内科相似。另外,很多临床研究的主要终点都有心梗和卒中,且心梗和卒中都是获益的。神经科医生和心血管科医生都需要重视血脂管理,开展一些心脑互动的学术交流,共同提高大家对血脂异常管理的认识。
点击进入>>>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7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