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一项新的亚组分析显示,抗血小板药物
该研究结果来自于SOCRATES研究的一项亚组分析,并呈现在国际卒中大会(ISC)2017上,同时在线发表于2月20日的Lancet Neurology杂志上。
资深作者Pierre Amarenco(法国巴黎狄德罗大学)称,“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靶向动脉粥样硬化性TIA/卒中患者的重要性,在这些患者中,替格瑞洛预防早期复发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
这项在33个国家进行的多中心试验显示,总体而言,替格瑞洛在减少TIA和小卒中患者90天时的卒中复发、心肌梗死或死亡方面并不优于阿司匹林。然而,Amarenco指出,替格瑞洛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显示出强大的功效,因此推测急性缺血性卒中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可能会有更大的获益。
研究概述
因此,研究者在来自SOCRATES试验的13,199例患者中识别出3081例伴有潜在症状性同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23%),并随机分配至替格瑞洛治疗组。
替格瑞洛治疗为症状发生24小时内(即第一天)给予180-mg负荷剂量,之后90 mg每天两次给药维持治疗,共服用90天。阿司匹林组参与者(n = 6610)在症状发生24小时内接受300 mg的负荷剂量,之后每日服用100 mg,维持90天。两者均为口服给药。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治疗与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之间有很强的交互作用(P = .017)。
替格瑞洛组(6.7%; 103例)同侧狭窄患者90天内的卒中、心肌梗死或死亡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的同侧狭窄患者(9.6%; 147例; P = .003)。
然而在10,119例不伴有同侧狭窄的患者中,两组90天内的卒中、心肌梗死或死亡发生率无显著差异(6.7% vs 6.9%; P = .72)。
此外,替格瑞洛组vs阿司匹林组中同侧狭窄患者在致命性出血或严重出血或微出血发生率方面的也无显著差异。
Amarenco解释称,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对替格瑞洛治疗有良好反应的原因可能与这种药物靶点的特定机制有关。
“抗血小板药物以溃疡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栓形成或血栓叠加为靶点,而在其他类型卒中中血栓形成有不同的机制。例如,对于房颤或
Amarenco指出,这些结果强调在探讨和改善卒中复发预防策略时需要考虑一些独特的卒中机制。
医脉通编译自:Ticagrelor May Best Aspirin in Stroke of Atherosclerotic Origin. Medscape.February 24, 2017
更多精彩>>>2017年国际卒中大会专题报道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