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大血管卒中患者来说,积极进行机械取栓治疗获得血管再通至关重要。不过,直接血栓抽吸术和使用支架取栓器,哪个更好?一起来看看吧~
医脉通编译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目前利用支架取栓器(SR)进行机械取栓(MT)治疗联合静脉(IV)rtPA治疗,是大血管闭塞(LVO)所致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标准治疗。患者有利结局与成功的再灌注状态强烈相关。在回顾性研究中,MT新技术如直接血栓抽吸术(CA)似乎有望改善患者的再灌注状态和临床结局。2月22日,Bertrand Lapergue(法国Foch医院)及其同事在国际卒中大会2017上报告了一项研究,旨在确定CA作为一线血管内治疗是否优于支架取栓器。
研究概述
ASTER是一项使用前瞻性、随机、多中心、对照、开放标签并盲法终点(PROBE)设计的试验。影像检查符合大血管、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患者被随机分配至直接抽吸组(n=192)或使用支架取栓器组(n=189)。如果被分配的疗法治疗三次失败后,则切换至其他治疗。
主要终点为治疗结束时的成功血管再通(改良
ASTER试验显示,对于大血管卒中患者来说,直接抽吸血栓行再灌注治疗与支架取栓治疗同样安全、可行。第一遍直接抽吸治疗达到TICI 2b/3级再灌注比率为85.4%,使用支架取栓作为一线治疗策略的这一比率为83.1%(P=0.53)。
在所有安全终点方面,包括新区域栓塞或梗死、动脉穿孔、动脉夹层、血管痉挛和颅内或
研究评论
虽然对于大血管闭塞,支架取栓器的使用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非常好,不过我们认为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成功再灌注率和完美再灌注率。” Lapergue在大会中表示。
Ralph L. Sacco(迈阿密大学)指出,直接血栓抽吸技术作为一种替代一线治疗策略似乎是合理的。不过他提醒道,该试验纳入的法国人,可能不能推广至其他人群。支架取栓器似乎更适用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而美国人更常见的是缺血性卒中,法国人栓塞性卒中更为常见。
然而Lapergue反驳道,很多数据表明,使用支架取栓器可以破坏血管内的斑块,而血栓抽吸术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技术”。
另一个小组成员,Ricardo A. Hanel(佛罗里达州浸信会神经病学研究所)指出,一项类似的美国试验(COMPASS)将在今年得出最后结果以回答这一问题。同时,虽然这项试验是首个支持这一理念的重要试验:只要血管再通,使用哪种方法可能并不重要。但即使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都是一样的,成本问题可能是其临床使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血栓抽吸术虽然需要更多的救援治疗,但相对便宜。“如果导管作为一线治疗使用,可能会节省$6,000的装置费用。”
医脉通整理自:
1. Lapergue B, et al "Aster trial contact aspiration versus stent retriever front line for recanalization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SC 2017; Abstract LB2.
2.Direct Aspiration On Par with Stent Retriever for Large-Vessel Strokes. Medpagetoday. February 22, 2017
更多精彩>>>2017年国际卒中大会专题报道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