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六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在京盛大开幕
2016-05-07 来源:医脉通


正值阳光明媚的五月,2016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六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CSC2016)在2016年5月6日至5月8日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5月7日上午,大会开幕式于会议中心大会堂拉开帷幕。大会由国家卫计委医政管理局副局长郭燕红主持,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副主任王陇德院士,国家卫生计生委常继乐监察专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中心赵明刚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晓峰副主任等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大会现场座无虚席

 

王陇德: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工作报告

 

王陇德院士首先介绍了我国脑卒中防控现状。当前,脑卒中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进入本世纪以来,脑血管病一直是我国居民第一位的死因。目前,脑卒中危险因素流行广泛,年轻化趋势明显,造成巨大医疗负担,成为了社会发展和公共卫生问题。

 

随后,王陇德院士介绍了中国卒中防治体系的构建与工程发展情况。国内积极建立了以基地医院为基础的防控体系,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工作也在有序进行。脑卒中防治工程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工程还推行了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并进行了脑卒中防治技术培训、编写出版了脑卒中防治系列教材,为脑卒中一线人员和监管部门提供了依据;积极开展宣教工作,并建设了脑卒中防治信息平台。在多方的努力下,脑卒中防治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

 

接着,王陇德院士介绍了中国卒中国家项目人群筛查数据分析情况。通过数据筛查,目前已基本掌握了我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流行特点,主要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中年人风险上升、卒中呈年轻化趋势。由此可见,对中年人风险进行筛查和干预刻不容缓。

 

此后,王陇德院士介绍了工程下一步重点工作。工程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在工程第二个五年规划中,将以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为突破口,争取到2020年,建立起覆盖全国的脑卒中防治体系,将脑卒中发病率增长速度降低到5%以下。王陇德院士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加强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培训,加大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力度,建立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机制,加强健康教育。

 

最后,王陇德院士表示,脑卒中防治是我国慢性病防治的工作重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行动。王陇德院士号召大家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健康支撑。


王陇德院士进行工作报告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卫生计生监察专员常继乐致辞

 

常继乐首先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感谢医务工作者对脑卒中防控做出的努力。他再次强调了脑卒中对人民健康的威胁以及脑卒中防控的重要性。他介绍称,目前专门成立的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为全国脑卒中防治工作提供了指导和支持,并实施了脑卒中筛查及干预项目,成绩斐然。

 

此后,常继乐从多个方面对进一步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提出了建议。常继乐表示,脑卒中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健康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脑卒中综合防控工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常继乐监察专员致辞

 

表彰及授牌仪式

 

我国心脑血管病防治进展得以取得巨大进步,与各专家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为凌锋教授、郭玉璞教授授予了卓越成就奖,以表彰他们在脑卒中防治工程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凌锋教授、郭玉璞教授获委员会表彰


随后郭玉璞教授发表了获奖感言,讲述了自己在脑卒中的诊治与防控方面的感想。


郭玉璞教授发表获奖感言

 

为了提升我国心脑血管病的救治水平,加强多学科防治协作能力,本次大会确立了十家单位获得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包括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金华市中心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授牌仪式

 

基地医院实行三年周期的动态管理,大会对工作合格的21家省级基地医院举行了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授牌仪式。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授牌仪式

 

本次大会开幕式获得圆满成功。


点击进入>>>2016中国脑卒中大会专题报道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