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5年8月29日至9月1日,欧洲
研究背景[1]
CKD与不良预后有关,但临床实践与指南建议之间的差距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CVD患者中CKD的诊断、治疗及认知情况。
研究方法[1]
-该研究是一项观察性、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156例符合条件的CKD患者[两次相隔3个月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 <60 mL/min/1.73m²)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 <30 mg/g)],并且最近1年内有心血管内科住院记录。
-主要终点:CKD的诊断率及治疗模式、诊断与治疗的相关因素、认知情况。
研究结果[1]
-CKD漏诊现象普遍,年龄<75岁及早期CKD患者漏诊风险较高
研究结果显示,在纳入的2156例患者中,只有495例患者被诊断为CKD,总体诊断率仅为23.0%;在纳入的患者中,中位年龄为74岁,64.8%为男性;此外,在合并
图1 有/无合并症患者的CKD诊断率
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5岁)与诊断率降低显著相关(OR=0.76;95% CI 0.59~0.97,P=0.032),而疾病进展至CKD晚期与诊断率增加显著相关(OR=2.06;95% CI 1.48~2.85,P<0.001)(表1)。研究表明,年龄<75岁及早期CKD患者漏诊风险较高。
表1 CKD诊断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CKD的评估与治疗:指南遵循情况欠佳,GDMT应用率亟待提升
结果显示,在合并/未合并CVD的患者中,接受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的比例仅为18.5%~36.2%(图2);而在合并/未合并心血管高危因素(HTN、DM等)的患者中,接受GDMT治疗的比例分别为29.8%~39.6%,其中合并HTN和DM患者接受GDMT治疗的比例仅为29.8%和29.9%,且低于未合并HTN(39.6%)和DM(33.9%)患者(图3)。
图2 合并/未合并CVD患者的治疗情况
图3 合并/未合并CV高危因素的治疗情况
-患者对CKD的总体认知不足,对HTN、DM等疾病的危害也缺乏充分的认识
结果显示,与HTN和DM相比,入组患者对CKD的认知较低,尤其是未被诊断的患者。虽然合并HTN/DM的患者对这两种疾病的认知程度更高,但他们对HTN/DM带来的危害缺乏充分的认识。此外,尽管超过70%的患者自我报告已充分控制了危险因素(如HTN和DM),但实际达到指南推荐目标的患者比例不足25%。值得注意的是,在合并HTN的患者中,达到目标值的比例更低,其中
表2 CKD及其合并症的认知、危害识别、自我报告的控制情况及指南推荐目标的达成情况
研究结论[1]
在中国临床实践中,现有CVD患者的CKD诊断、指南推荐的治疗和认知仍然不足。
小结
本研究揭示了CVD患者中CKD的诊断和治疗存在显著不足,尤其是年龄<75岁和早期CKD患者漏诊风险较高。此外,CKD的评估和治疗与指南建议存在较大差距,且GDMT应用率较低。同时,患者对CKD的认知不足,自我管理效果与指南目标差距显著。这些发现强调了在CV领域对CKD进行标准化管理的迫切性,未来需进一步努力并通过前瞻性验证以优化临床实践。
声明:材料由阿斯利康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得转发或分享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不得用于推广目的。
审批号:CN-166647,过期日期:2025-11-21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