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胡化刚副教授:血流限制步行锻炼为维持性血透患者开辟辅助治疗新路径
2025-07-10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普遍存在步行能力下降和躯体功能受损,可导致住院风险增加死亡率上升等不良预后。运动锻炼是常用的非药物干预手段。虽中高强度的运动可显著改善个体躯体功能,但MHD患者较差的体能状态往往难以耐受常规中高强度的锻炼。研究表明,采用血流限制步行锻炼(WT-BFR)能以较低的运动强度获得更好的健康效益,在老年和多种慢性病人群中已证实其优于单纯步行锻炼(WT)。然而,WT-BFR对MHD患者的具体效果尚待验证。


近期,苏州大学胡化刚副教授团队CJASN》发表题为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Walking Training with and without Blood Flow Restriction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IF=7.1)的研究,旨在探讨血流限制步行锻炼对改善MHD患者步行能力的效果。该研究由苏州大学护理学院胡化刚副教授发起,在香港大学护理学院蔡沛恒导师指导下完成。《CJASN 》专门为本研究撰写社论(Personalized Exercise Prescription for Hemodialysis PatientsThe Implications of Blood Flow Restriction),肯定了本研究对探索MHD患者新型运动方式的价值。医脉通特邀胡化刚副教授对该研究进行深入解读,并就研究成果进行专业评述。



专家简介

图片

胡化刚 

苏州大学护理学院

  •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血液透析患者健康促进,急危重症护理
  • 全国护理学名词编写委员会灾害与急危重症护理学名词编写分委员会编委
  • 江苏省护理学会急诊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
  • 苏州市医学会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 《护理研究》《循证护理》杂志编委



研究设计


研究采用三臂平行随机对照试验(RCT)设计,纳入2024年2月至6月期间在苏州两家透析中心就诊的MHD患者。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G)接受常规护理;普通步行锻炼组(WT)进行为期8周的低至中等强度步行干预;血流限制步行锻炼组(WT-BFR)在WT组干预方案基础上,于步行期间施加40%-50%的肢体闭塞压力。研究分别在基线期(干预前)、第8周(干预后)和第16周(干预结束8周后)评估各组患者的步行能力、身体功能、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以及焦虑抑郁状态。


该研究主要结局指标(主要终点)为通过6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估参与者的步行能力,次要结局指标(次要终点)为MHD患者身体功能、HRQOL及心理健康。


纳入标准

成年患者(年龄≥18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每周接受3次血液透析;能够独立行走,无需他人辅助或使用助行设备;能够理解运动指导;具备中文读写能力。

 

排除标准

有规律运动习惯(定义为每周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或每周≥1次有计划的抗阻锻炼);存在运动锻炼禁忌症(如肌肉骨骼或神经系统疾病);运动期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风险较高(如透析前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5mmHg、静息心率≥120次/分、上次透析或运动后体重增加>4kg、存在心力衰竭症状或严重心律失常;存在血流限制锻炼相关并发症高风险(如凝血功能障碍、血栓性静脉炎、外周血管疾病[或相关症状]、外周水肿或下肢皮肤损伤);单室尿素清除指数(Kt/V,其中K为尿素透析器清除率,t为透析时间,V为尿素分布容积)小于1.2;下肢深静脉置管或下肢动静脉瘘。



研究结果


2024年2月至6月期间,研究共筛查424例MHD患者,最终纳入57例受试者。受试者按1:1:1比例随机分配至三组(WT-BFR组、WT组和CG组),每组19例。整个研究的累计失访率为7.0%(见图1)。WT-BFR组和WT组的平均锻炼次数分别为22次(标准差=2)和22次(标准差=3)。基线期三组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疾病相关特征均无显著差异。全体受试者平均年龄54岁(标准差=10),其中男性39例(68%)。受试者基线特征如表1。


图片

1. 研究流程图


1. 各组受试者基线特征比较

图片



主要终点


通过对干预效果的意向性治疗分析发现,各组患者6MWT上的改善存在显著的组别与时间差异(P<0.001)。具体来看,8周干预后(T1时点),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血流限制步行锻炼组平均增加了48.48米(95%Cl 28.81-68.16),常规步行锻炼组平均增加了31.70米(95%Cl 9.29-54.11),两组改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过,两种锻炼方式之间的无统计学显著差异(16.78米)。第16周随访时(T2时点),血流限制步行锻炼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步行锻炼组(平均多改善34.63米),但两组与常规护理组的比较均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这些结果提示,虽然两种步行锻炼都能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但血流限制锻炼可能具有更持久的效益。



图片

2. 6分钟步行试验在整个研究期间的变化趋势


T0为基线期,T1为干预第8周(即干预刚结束时),T2为干预第16周(干预结束后8周)。得分越高表示步行能力越好。图中CG代表对照组,WT-BFR代表血流限制步行锻炼组,WT代表常规步行锻炼组。

 

2. 通过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得出的干预对6分钟步行试验的效果

图片

T1:干预第8周(即干预刚结束时);T2:干预第16周(干预结束后8周)。
CG:对照组;CI:置信区间;WT-BFR:血流限制步行锻炼;WT:步行锻炼。
a:组间 × 时间交互效应的 P 值。b:在模型中,参考组为 “对照组”。c:在模型中,参考组为 “WT 组”。d:表示具有统计学显著的结果。



次要终点


从表3 数据可以看到,在身体功能和HRQOL方面,各组的某些指标在从基线到T1/T2时的变化值存在显著差异从基线到T1 阶段,与WT组和CG组相比,WT-BFR组在30秒坐站试验(STS30)、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以及HRQOL的症状/问题清单(SPL)维度上展现出更为显著的改善效果但此优势未持续至T2。另外,在握力(HGS)及HRQOL的肾脏疾病负担(BKD) 维度改善方面,WT-BFR组和WT组的表现都优于CG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WT-BFR组和WT组在T1时BKD维度改善均优于CG组,但仅WT-BFR组在T2时仍保持此优势其他HRQOL维度(包括心理综合评分、身体综合评分、肾脏疾病影响维度)及心理指标(焦虑和抑郁)在各评估时点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通过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得出的干预对身体功能、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心理指标的效果

图片

T1:干预开始后 8 周(完成干预后即刻);T2:干预开始后 16 周(完成干预后 8 周)。
BKD:肾脏疾病负担维度;CG:对照组;CI:置信区间;EKD:肾脏疾病影响维度;GAD-7:7 项广泛性焦虑障碍评估量表;HGS:握力;HRQOL:健康相关生活质量;MCS:心理综合评分;PCS:身体综合评分PHQ-9:9 项患者健康问卷;SPL:症状/问题清单维度;STS30:30 秒坐站试验;TUG:计时起立行走测试;WT-BFR:血流限制步行锻炼;WT:步行锻炼。
a:组间 × 时间交互效应的 P 值。b:在模型中,参考组为 “对照组”。c:在模型中,参考组为 “WT 组”。d:表示具有统计学显著的结果。





专家点评

图片

本研究首次系统对比血流限制步行锻炼(WT-BFR)、常规步行锻炼(WT)与常规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步行能力、身体功能、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及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显示,8周干预后,WT-BFR与WT均能有效改善患者步行能力、身体功能和疾病特异性 HRQOL,但16周时的持续获益无统计学意义。不过,WT-BFR组较基线变化值更大,或存在更持久的干预效应。在身体功能改善上,WT-BFR对上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等多项指标的提升效果优于对照组;WT仅在手握力改善方面有优势。在疾病特异性HRQOL维度,WT-BFR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WT组和对照组,但对生理健康总分、心理健康总分等通用维度上效果有限。


尽管指南推荐中高强度运动,但MHD患者常因疲劳、虚弱难以践行。本研究表明,血流限制锻炼以低强度达到传统中高强度锻炼效果,或可成为新型辅助干预手段,但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更多临床研究验证。本研究虽初步证实了血流限制锻炼的临床价值,但临床应用面临设备、培训等挑战,需探索整合策略并评估成本效益。研究本身存在某些局限,如无法对参与者和研究者实施盲法、样本代表性受限、干预时间影响参与意愿等,可能影响结论推广。


总体而言,WT-BFR与WT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改善效果相当,前者凭借低强度特性或具附加优势。未来需探索其在不同场景的应用效果,评估长期健康获益。



参考文献
1.Hu Huagang,Jiang Xiaomei,Huang Ying,et 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Walking Training with and without Blood Flow Restriction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20(6):p 844-853, June 2025. | DOI: 10.2215/CJN.0000000701
2.Lapierre-Nguyen, S. and M. Chonchol, Personalized Exercise Prescription for Hemodialysis Patients The Implications of Blood Flow Restriction. 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20(6): p. 760-762, June 2025. | DOI: 10.2215/CJN.000000073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