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共识:透析高血压
2017-02-13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透析 高血压

医脉通编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血压是透析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常见疾病,往往控制不良,血压(BP)升高与患者生存期缩短直接相关。


2017年2月,欧洲肾脏学会-欧洲透析和移植学会(ERA-EDTA)欧洲肾脏与心血管医学工作组联合欧洲高血压学会(ESH)高血压和肾脏工作组联合发布了透析患者高血压共识文件,具体内容如下:


诊断


透析高血压的诊断应根据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进行判断,详细内容如下:


◆ 血液透析家庭血压检测:连续6天非透析日早晨和夜间平均BP≥135/85 mmHg。测量血压要求:安静,休息5分钟,坐位,两次测量间隔1-2分钟。


◆ 腹膜透析家庭血压检测:连续7天平均BP≥135/85 mmHg。测量要求同上。


◆ 血液透析ABPM:非透析日24小时平均BP≥130/80 mmHg,条件允许可延长至44小时。


◆ 腹膜透析ABPM:24小时平均BP≥130/80 mmHg。


◆ 血液透析患者诊室BP:BP≥140/90 mmHg。


◆ 腹膜透析诊患者室BP:BP≥140/90 mmHg 。


病理机制


心输出量(CO)和/或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均可导致透析患者持续性血压升高,主要的发病机制有:


◆ 钠和容量超负荷:水、钠排泄能力显著降低;血清钠敏感性较高

◆ 动脉硬化增加:主要原因为钙磷失衡

◆ 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 内皮功能障碍(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和收缩因子系统平衡失调)

◆ 睡眠呼吸暂停

◆ 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s)


治疗


非药物治疗


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治疗主要为纠正主要发病机制,即钠和容量超负荷,主要方法有:

◆ 控制干体重

◆ 避免透析间期钠增加:钠摄入量与死亡率呈线性相关,摄入量过多死亡率增加,初始量为0.5 g/天。

◆ 限制钠盐摄入:透析患者钠摄入量≤ 65 mmol /天(钠:1.5 g,氯化钠:4 g) 

◆ 透析液钠浓度个体化

◆ 避免使用含钠或钠交换药物

◆ 避免透析持续时间过短(即<4小时)


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是透析患者死亡和心血管事件强有力的预测因子,因此β受体阻滞剂可作为透析患者心血管保护的有效治疗方法。卡维地洛可降低扩张型心肌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率。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血液透析患者服用阿替洛尔,3次/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RAS阻滞剂:RAS阻滞剂是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降压药。值得注意的是,透析患者ACEI和ARB不可互换,两类药物的肾脏清除率和透析清除率具有重要差异。鉴于一般人群使用RAS阻滞剂心血管可获益,RAS阻滞剂常作为透析患者一线降压治疗药。但水剂对照试验显示,高血压透析患者使用RAS阻滞剂的获益与一般人群不同。


ACE抑制剂:左室肥厚血液透析患者服用福辛普利(20 mg/天,药物滴定)并不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s):洛沙坦/缬沙坦/坎地沙坦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奥美沙坦(10-40 mg/天)并不能降低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或死亡率。


钙通道阻滞剂(CCB):二氢吡啶CCBs是可有效降低血压,常用于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治疗。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氨氯地平(5-10 mg/天)可降低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螺内酯(25 mg/天)可降低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依普利酮(25-50 mg/天)可显著增加高钾血症发生率。


医脉通编译自:Hypertension in dialysis patients: a consensus document by the European Renal an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EURECA-m) working group of the European Renal Association - European Dialysis and Transplant Association (ERA-EDTA) and the Hypertens.J Hypertens. 2017 Feb 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