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梅毒的危害广为人知,但你听说过“胃梅毒”吗?
据长海医院官微消息,2024年3月2日,长海医院皮肤科文章“Gastric Syphilis”(即胃梅毒)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临床医学影像》栏目正式发表。文章介绍了一例胃梅毒患者的就诊经过,并详细还原了临床对胃梅毒的治疗过程。
目前,梅毒仍属于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它是
早在1834年,Andral首次报道了2例胃梅毒,此后,关于胃梅毒的病例报告散落在全球各地,总体仍较为罕见。长海医院最新报告的这名胃梅毒患者32岁,最初是因上腹痛、恶心、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2周至内科门诊就诊。
到院后,体格检查发现患者上腹压痛;
通过进一步追问病史,患者自述就诊前1个月曾罹患生殖器溃疡,随后进行的血清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呈阳性,梅毒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RPR)滴度为1:128阳性;溃疡活检标本的梅毒螺旋体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下图C);

最终,这名患者被诊断为胃梅毒。
部分患者因梅毒被误诊、误治
实际上,胃梅毒的临床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且发病率<1%,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被误诊、误治了。
小编梳理发现,2011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在《胃肠病学》上报告了一例胃梅毒病例,文章介绍,先天梅毒和后天梅毒均可累及胃部,通常认为胃部病变是由二、三期梅毒所致,“胃梅毒在临床上非常罕见”。
“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内镜和影像学表现常与进展期胃癌或胃
文章强调,胃梅毒患者
扬州市邗江区疾控中心解释称,梅毒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病程长,症状复杂,与很多疾病的表现很相似。因此,临床医师、内镜医师和病理学家必须熟悉这一疾病,尤其是在临床各科的诊断中,都要想到梅毒的可能并予以排除。
“为了减少梅毒的误诊漏诊,要做到深入细致的询问病史,尤其是有无不洁性交史,配偶健康状况及性病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及时与皮肤、性病科医生会诊;梅毒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RPR或TRUST实验初筛,同时做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进一步确诊”。
不仅是胃部,小编梳理发现,近年来,随着梅毒发病率的上升,发生于眼、口咽、喉部、心脏的梅毒也常见诸报道。
关于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由于有血液传播的可能,所以被作为
人体感染梅毒后,体内会产生两类抗体:一类是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的抗体;另一类则是针对类脂质的抗体。
针对类脂质的抗体因不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因此无特异性。除感染梅毒外,患另外一些疾病及生理状况改变时,体内也可能产生低滴度的抗类脂质抗体。
诊断梅毒时,梅毒血清学检查的核心是检测两类抗体,具体试验分类如下:
❖针对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试验:包括 TP 抗体、TPAB(梅毒螺旋体抗体
❖针对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试验:以 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和 RPR(
来源:检验医学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