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是指青春期提早出现,若女童8岁以前出现性腺增大或出现第二性征,或在10岁以前出现月经,即可怀疑女童性早熟;临床上多以女童乳腺发育就诊。
当怀疑女童性早熟时,我们可以通过测量
性早熟分类:1、中枢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又称真性性早熟。2、外周性(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又称假性性早熟。

中枢性性早熟病因: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2、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3、不完全性中枢性性早熟;4、由外周性性早熟转化而来。
外周性性早熟: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性甾体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 故只有第二性征的表现, 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性过程。卵巢大小在青春前期水平,促性腺激素在青春前期水平,子宫体积显著大于正常同龄女孩,内膜增厚。
外周性性早熟病因:1、肾上腺及卵巢肿瘤;2、外源性激素摄入;3、异位分泌HCG的肿瘤。
病理特征:女性性早熟是指女孩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10岁前初潮。按其发生机制可分为:1、中枢性早熟:指特发性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
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2、有性腺发育依据;3、发育过程中呈现身高突增;4、促性腺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5、可有骨龄提前。

超声特征 :子宫卵巢较同龄段小孩增大、宫体与宫颈的体积之比与青春期的近似(1.5~2.0:1),或高于同龄组。子宫内膜回声增厚增强,显示清晰。卵巢体积增大,滤泡直径≥0.4cm并数目增多,单侧达2~3个以上。在有阴道出血的患儿中,部分可显示卵巢黄体回声及盆腔少量积液。
诊断流程及辅助检查:1、基础性激素测定:LH、β-HCG 和甲胎蛋白( AFP)、雌激素和睾酮;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来源:中国超声医学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