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案例简介
患者,男性,62岁,高血压病史,服用氨氯地平2个月,1个月前双下肢、肩膀、臀部及背部出现皮肤紫癜,随后双侧大脚趾出现溃疡。否认
图1双侧腿部和足部屈肌表面可触及的紫癜和瘀斑
图2双侧腿部和足部屈肌表面可触及的紫癜和瘀斑
实验室检查显示
图3鳞状角化上皮呈层状排列,可见角化畸形和不规则棘突(HE染色,100X)。
图4真皮下层显示血管周围炎性浸润,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HE染色,400X)。
停用氨氯地平片,开始全身糖皮质激素和支持性治疗。皮疹在1周内开始消退。1周后复查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还被给予强的松40毫克/天,持续10天,然后迅速变细。5周后紫癜皮疹逐渐消失,浅表溃疡逐渐愈合。
讨论
白细胞破裂性血管炎是一种小血管血管炎,可能继发于感染、药物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病理特点为累及皮肤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性小血管炎,浸润的中性粒细胞脱颗粒造成血管及组织损伤后,其发生细胞死亡降解、细胞核碎裂并由此形成该病特征改变。LCV的主要表现是可触及的紫癜和紫色丘疹,最常累及下肢。其他皮肤表现包括网状青斑、溃疡等。荨麻疹、水泡、结节和靶样病变不常见,其他表现如发热、肌痛、关节痛和其他与内脏器官受累有关的症状也见于患者。
药物引起的小血管血管炎约占10%,最常见的诱导药物是
本例患者没有结缔组织疾病或病毒前驱症状的病史。氨氯地平是患者近期接触的唯一一种药物,所以它被认为是病因诱因。此外,停药后皮疹的改善和消退也支持了诊断。
参考文献
[1] Sheoran A, Mahto SK, Verma P, War GA, Agarwal N, Singh A. Leukocytoclastic vasculitis: An uncommon adverse effect of a common drug. J Family Med Prim Care. 2019;8(6):2137–2139.
[2] 赵晓东,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