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第二十一届国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讨会(XXI iwCLL)于2025年9月12日至15日在波兰克拉科夫(Kraków)盛大召开。作为每两年一届的国际顶尖学术盛会,iwCLL始终以国际专家领衔的深度启发式研讨为核心,致力于推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及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领域的学术创新与临床实践进步。
尽管BTK抑制已被证实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治疗中的一种有效方案,但 BTK 抑制剂耐药突变的出现,以及已发现的 BTK 通过其支架功能介导的非激酶依赖性信号通路,凸显了亟需其他治疗手段以靶向 BTK 蛋白全部功能的必要性。Bexobrutideg 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降解剂,可通过cereblon 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介导的泛素化作用,以及后续的蛋白酶体降解过程,诱导野生型和突变型BTK的清除(图1)。2025 iwCLL会议上,美国研究者报告了Bexobrutideg治疗复发/难治性(R/R)CLL患者的Ia期试验最新结果。医脉通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图1
01 研究方法
NX-5948-301是一项针对Bexobrutideg的I期首次人体试验,纳入R/R 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包括CLL、
关键入组标准包括:至少接受过2线既往治疗(且含一种BTK抑制剂)、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ECOG PS)为0-1分。
研究主要终点为评估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并确定II期推荐剂量(RP2D);关键次要目的包括描述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特征,以及根据国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iwCLL)标准评估初步疗效(图2)。
图2
02 研究结果
至截止日期,Ia期队列已完全入组,共纳入48例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患者接受每日口服 6 个剂量水平的治疗:50mg(n=3)、100mg(n=5)、200mg(n=9)、300mg(n=8)、450mg(n=7)、600mg(n=16)。
患者中位年龄为68.5岁(范围:35-88),其中男性占比 66.7%,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4(范围:2-12),接受过的治疗包括共价 BTK 抑制剂(cBTKi,97.9%)、非共价 BTK 抑制剂(ncBTKi,27.1%)、BCL2 抑制剂(BCL2i,83.3%)、BTKi 联合 BCL2i(81.3%)、化疗 / 化学免疫治疗(72.9%)、PI3K 抑制剂(PI3Ki,29.2%)及 CAR-T 细胞治疗(6.3%),在 47 例可获得基线基因检测结果的患者中,检出的突变包括 TP53 突变(44.7%)、BTK 突变(38.3%)、PLCG2 突变(14.9%)和 BCL2 突变(12.8%;表1)。
表1
在Ia 期 CLL 队列(n=48)中,Bexobrutideg 在所有剂量水平下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与整体研究安全人群的耐受性一致,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7.0 个月(范围:0.2-23.8),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仅 1 例患者因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停药;最常见的 TEAE(发生率≥25%)包括紫癜 / 挫伤(41.7%,无≥3 级事件)、疲劳(31.3%,无≥3 级事件)、中性粒细胞减少(29.2%,其中 22.9% 为≥3 级)、
在Ia 期队列中 47 例可评估疗效的 CLL 患者中,总缓解率(ORR)为 80.9% 且所有缓解均为部分缓解(PR),应答迅速,中位首次缓解时间为 1.9 个月(范围 1.6-11.1 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尚未达到,13 例患者的研究治疗持续时间超过 12 个月,5 例患者超过 18 个月,且无论患者既往接受过何种治疗、是否存在 TP53/PLCG2/BCL2/BTK 突变(包括激酶活性型和激酶失活型 BTK 突变),或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均观察到持久的治疗应答(表2)。
表2
03 研究结论
Bexobrutideg 在 R/R CLL 患者中(包括治疗持续时间较长及接受较高剂量的患者)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在完全入组的Ia 期队列中,无论患者既往治疗史如何,或是否存在双重难治状态、不良基因谱等高危特征,Bexobrutideg 均显示出快速且持久的治疗应答。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