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中国基层心血管病大会上,医脉通编辑有幸采访到了大庆油田总医院的温尚煜教授,温教授就冠状动脉钙化的识别、PCI治疗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答疑。
大庆油田总医院 温尚煜教授
医脉通:温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医脉通的采访!冠状动脉钙化的患者在做介入治疗时存在很大的困难。在对钙化病变的识别方面,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和手段呢?
温尚煜教授:识别钙化病变大概有三个手段。
最传统的方法是
除了冠脉造影,第二个最可靠和最有效的方法是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规的方法是用低压球囊扩张,也就是跟血管1:1的球囊用低压(约14个大气压以下),扩张之后如果球囊内膨胀,就说明钙化不重,如果球囊不能完全膨胀就说明有严重的钙化。那我们可能要采取其他的方法处理,比如旋磨等等。
医脉通:对于有钙化的患者,应该采用什么样的PCI治疗策略呢?
温尚煜教授:钙化病变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分轻、中、重度钙化。如果是轻度钙化病变或者血管基底部的钙化病变,其介入治疗跟普通的PCI治疗没有什么区别,用球囊扩张、植入支架就可以了。如果是中度的钙化,我们可以采取用切割球囊扩张,这也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或者没有切割球囊,中度的钙化和钙化比较均匀,血管的没有严重的迂曲,不是特别弥漫,我们也可以用高压球囊扩张。但是严重的钙化病变,我们用这些方法效果就不好,并且容易出现并发症,这个时候我们就很可能需要做冠状动脉内旋磨治疗。
医脉通:关于冠脉钙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有哪些最新进展?
温尚煜教授:钙化病变应该是一个稳定性病变,大部分不会引起严重钙化病变,不会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一般这方面的进展不是特别多,但是最近用OCT观察,认为如果有钙化结节病变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易发因素,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高危患者。总的来说,钙化病变的新进展不是特别多,研究内容有限,包括诊断治疗、病理生理方面进展都不是很多。观察比较困难,也缺乏统一的标准,所以这方面基本没有大型的临床研究。关于冠脉钙化病变,2012年有一个专家共识,发表在《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上,可供参考。
医脉通:感谢温教授接受医脉通专访。
更多精彩内容>>>第三届中国基层心血管病大会专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