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四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的“ACC联合论坛”上,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著名专家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评估和治疗领域的前沿内容和热点话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须遵循规范
美国埃默里大学Spencer B. King教授指出,2011年ACC、AHA与美国
STEMI患者是否需要同时介入干预非罪犯血管?欧美介入治疗指南均指出,STEMI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仅需干预罪犯血管。PRAMI研究则显示,预防性介入干预或可限制性用于顽固型心绞痛或后续心肌梗死患者。King教授强调,PRAMI研究仅显示对多支血管病变尤其后壁梗死患者是安全的,尚无力撼动指南建议。
冠脉钙化积分可增加预测价值
针对无症状性冠心病患者是否需行心脏CT筛查,美国Cedar-Sinai心脏研究所Daniel Berman教授认为,Framingham等危险分层效力不足,通过心脏CT实施冠脉钙化评估结果可作为疾病标志物、指导治疗强度、提升患者的积极性/依从性并改善临床预后。
研究显示,CT冠脉钙化积分可作为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有用标志,对所有人群均有超越Framingham危险评分的额外预后价值。研究提示,Framingham联合钙化积分的评估效力明显优于其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高敏C反应蛋白等组合。故ACCF/AHA无症状性成人心血管风险评估指南推荐其用于中危、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Ⅱa)。
美国霍格纪念医院Dipti Itchhaporia教授指出,心衰并非为局限于心脏的临床疾病,而是由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炎症等机制交织而成的心脏-肾脏-血管综合征,故心肾综合征已成为急性心衰的重要表型组成。
Itchhaporia教授介绍,目前可供选择的治疗药物有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
四步实现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刘震宇教授建议:治疗决策前全面评估缺血-出血风险,据此寻找平衡风险的最适宜“治疗窗”,个体化设定药物数量、种类、剂量和疗程。
刘教授指出,制定个体化抗血小板方案需注意如下问题:如
点击进入>>>第二十四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专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