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在2012第八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萍教授介绍了几种特殊了型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识别要点,对临床医师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张萍教授
因主动脉窦的特殊位置(左冠窦处于左方与肺动脉之间,右冠窦处于右心房与左心室之间,无冠窦粗语右心房与左心房之间),主动脉窦起源室速占特发性室速的21%。

图1 主动脉窦的位置
1、主动脉瓣室速的心电图表现
移行导联提前至V1、V2,下壁导联R波高大,V5、V6导联缺乏S波,QRS波可见切迹,V1、V2导联的R波增宽,V1、V2导联的R/S比例增大。
左冠窦室速的V1导联有切迹(穿间隔传导),I导联呈rS;
无冠窦室速:I导联有R波切迹;
从最早的QRS波其实测量,距V2导联起始7ms,Ⅲ导联初始峰最低点≥120ms,V2导联初始峰最低点≥78ms。

图2 主动脉瓣室速心电图
2、临床特征
主动脉瓣室速临床特征与左室分支室速同,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异搏定敏感、正常心脏;心电图特征:室上形,左室分支室速任一形态;电生理特征与左室分支室速类似,只是最早P电位位置不同,心动过速时HV间期略短于窦性心律HV间期,明显长于典型左室分支室速。
二、机制特殊
1)定义
Coumel等发现在一些无心脏结构异常的儿童和年轻人群中,出现激动或运动后反复发生室速、室颤现象,且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效,将其命名为“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或儿茶酚胺依赖性室速(CPVT)”。
2)临床特征
Coumel等总结了CPVT有三个典型特征:
1)心律失常的发生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运动或情绪激动)有关;休息时心电图正常;
A、运动负荷试验时,心律失常高度可重复,心律失常的心率阈值一般为120-130bpm;
B、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室性心律失常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从单个室早——室早二联律——非持续性室速;
C、若患者继续运动,室速持续时间也将增加,最终变成持续性的室速、室颤。
2)心律失常发生时表现为典型的双向室速,而在休息时心电图无明显异常;
QRS波群呈两种形态交替出现,典型的心电图:
A、同一导联出两种形态的宽QRS波群电轴呈左偏、右偏交替出现
B、V1导联常呈RBBB。
3)心脏结构正常。
2、获得性尖端扭转型室速
1、定义
尖端扭转型室速由法国心脏病学家Dessertenne在1966年描述并命名。手握梳子一段,心电图在梳子小尖之间被分割成一定的间隙,又以对侧端为长轴将梳子旋转,成为“尖端扭转(TdP)”

图3 尖端扭转
2、TdP的心电图特点
1)QRS波的尖端扭转
QRS波振幅与形态围绕等电位线扭转,5-20个心动周期主波围绕基线扭转1次,心室率为160-240bpm;
2)长短周期现象诱发的TdP
第二个早搏侵入了第一个心内膜下局灶激动的复极离散区而触发TdP;长RR间期延长QT间期及复极离散。

图4 TdP的心电图
3)TdP预警心电图
A、QT和QTc延长(>500ms):每增加10ms,TdP危险性增加5%-7%,QTc540ms比440ms者,TdP危险性增加60%-95%,QTc>500ms时,TdP危险性增加2-3倍。
B、T-U波变形:心电图长间期后,T波醒他发生改变(扁平、双峰、TU融合、T波降支时限延长)

图5 TdP预警心电图
更多阅读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