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糖脂代谢在心肌再生中发挥着什么作用?您认为,能否通过调控糖脂代谢,实现对心肌再生的精准调控?
曾春雨教授:
糖脂代谢在生命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人体能量的提供者,也是身体发育的推动者。在胚胎时期,心脏的代谢方式主要以糖代谢为主,在出生之后,则转变为以脂代谢为主。心脏作为泵血器官,每天需消耗大量三磷酸
对心脏而言,糖脂代谢的转换相当于从功能学向发育学间的转变,发育学与心肌再生密切相关,将心肌由代谢模式转换为发育模式,或可促进心肌再生。抑制脂肪酸代谢能够有效促进心肌细胞增殖,较基础状态增加3-5倍。这一结论已在大量脂代谢和糖代谢靶点研究、动物研究以及药物研究中得到验证。目前,也有一些人体研究初步证明,干预糖脂代谢对心肌再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医脉通:除糖脂代谢外,您认为哪些代谢途径还可能在心肌再生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
曾春雨教授:
除糖脂代谢外,
医脉通:近年来,您团队在代谢性心血管疾病领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探索?请分享一下相关的研究成果?
曾春雨教授:
我们团队在代谢性心血管疾病领域,尤其是代谢因素对心肌再生的影响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近期,我们团队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抑制脂肪酸代谢能够有效促进心肌细胞再生;在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上发表的研究则揭示,糖脂代谢过程影响α-酮戊二酸含量,而α-酮戊二酸可直接影响表观修饰和心肌再生;我们团队一篇正在Circulation返修的文章也发现,羊水中存在一种名为PHGDH的蛋白,作为一种激酶,能够影响机体代谢调节,最终影响心肌再生。
当前,众多国外专家都投身于这一科研方向,大家齐心协力,力求攻克难题。未来希望可以精准锁定核心靶点,通过有效干预,切实促进心肌再生,帮助心衰患者恢复心功能,显著缩小
医脉通:目前,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还存在哪些困难或挑战?您认为该领域未来5-10年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曾春雨教授:
目前,代谢和心肌再生的基础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相关研究多呈现"瞎子摸象"的探索状态,仅针对局部问题展开研究,缺乏对调控机制的整体认知。例如,代谢是一个复杂的通路,不同研究报道的代谢产物在通路中的作用点分散,难以锁定核心靶标。
希望未来可以锁定对心肌再生起决定性作用的1-2个关键靶点,将心肌再生关掉的“开关”重新打开。这种针对心脏本身的干预策略或可实现事半功倍,甚至千倍万倍的效果。期望通过融合代谢、心血管以及表观遗传学等多个领域,推动跨学科协作攻关,真正实现心肌再生,并研发出对心肌再生具有实际疗效的药物或产品,真正实现心肌再生从理论到治疗的跨越。
专家简介
曾春雨 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首席科学家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副会长
教育部(老年心脑血管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美国心脏学院(ACC)杰出科学家奖获得者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兼任中科院重庆学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
国家心血管疾病国际合作基地主任、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国家
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Sci Transl Med、Nat Commun、JCI、Circulation、Circ Res、Eur Heart J、J Hepatol、Hypertension、Kidney Int”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00余篇, IF>10的文章50余篇,最高IF 40.0,是ESI高被引论文作者,H指数42。先后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5个奖项;担任Clin Exp Hypertens、J Geriatric Cardiol杂志副主编,连续5年入选Elsevier“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获“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