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种房颤治疗药物,临床用药知识点大集结!
2021-03-19 来源:医脉通综合

抗凝、心室率控制和维持窦性心律是房颤治疗中的三个重要的策略。房颤的主要药物治疗包括预防患者发生卒中风险的抗凝治疗,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心室率的药物治疗,以及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本文主要介绍14种药物的使用要点。


表1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

b1.PNG


抗凝药物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可使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降低64%。非维生素K拮抗口服抗凝药为心房颤动血栓预防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选择,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等。


1利伐沙班.png


2达比加群酯.png


3华法林.png


律率控制药物


心室率控制是房颤管理的主要策略,也是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能够明显改善房颤相关症状。对于无心力衰竭或低血压,不伴有预激综合征的房颤患者,心室率控制的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地尔硫䓬和维拉帕米。而对于急性心力衰竭伴快速心室率房颤的患者,可选用胺碘酮或洋地黄类药物。


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是改善房颤患者症状的主要治疗措施,主要的药物包括Ⅰc类(如普罗帕酮)、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伊布利特索他洛尔)等。


4胺碘酮.png


5普罗帕酮.png


6美托洛尔.png


7艾司洛尔.png

8普萘洛尔.png


9索他洛尔.png

10地尔硫䓬.png


11维拉帕米.png


12地高辛.png


13去乙酰毛花苷.png


14伊布利特.png


文献索引:中华医学会, 等. 心房颤动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20(02) : 166-17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4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