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类室速的治疗原则
1. 非持续性室速(NSVT)
NSVT是指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NSVT,一般不需药物治疗。症状明显者可口服β受体阻滞剂。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NSVT,β受体阻滞剂有助于改善症状和预后。效果不佳且室速发作频繁,症状明显者可以按持续性室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一般使用胺碘酮。
2. 持续性单形性室速(SMVT)
SMVT是指同一心电图导联中QRS波形态一致,发作持续时间>30 s,或虽然<30 s,但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分为器质性心脏病的单形室速和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特发性室速。发作可产生多种临床表现,从症状轻微(心悸)到低灌注症状(头晕、神志状态改变、晕厥先兆和晕厥)、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症状加重,甚至出现心原性猝死。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SMVT,在治疗基础疾病及诱发因素的前提下可以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首选胺碘酮,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单形性室速,对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速可选用
3. 持续性多形性室速
持续性多形性室速指的是QRS波形态可以清楚识别但连续发生变化,频率>100次/min的室性心律失常。多形性室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可蜕变为心室扑动或室颤。对于血液动力学稳定或短阵发作的多形性室速,应鉴别有否QT间期延长,分为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QT间期正常的多形性室速和短QT间期多形性室速。持续性多形性室速通常没有前驱症状,即使出现症状也是非特异性的,如胸部不适、心悸、气短及虚弱。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多形室速应按室颤处理。
血液动力学稳定者或短阵发作者,应鉴别有否QT间期延长,分为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性室速,TdP)、QT间期正常的多形性室速和短QT间期多形性室速,给予相应治疗。
图1 多形性室速的处理流程
4. 室颤/无脉性室速
室颤/无脉性室速是
5. 室速/室颤风暴
室速/室颤风暴指24 h内自发的室速/室颤≥3次,并需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
发作时若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尽快电复律。抗心律失常药物首选胺碘酮。胺碘酮无效或不适用时可考虑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药物也可以联合使用,如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或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表1 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
10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要点
文献索引:中华医学会, 等.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 20(02) : 175-183.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