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答疑: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脂血症,应如何选择降脂药物?
2017-11-22 来源:中国心血管杂志|微信公众号

导读: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应该如何选择降脂药物,在服用过程中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请看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郭文怡教授的详细解答。


随着国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目前成人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而CKD患者常常合并高脂血症,原因主要是随着肾功能的下降,伴随而来的蛋白尿,继而出现低蛋白血症等,引起肝脏代偿性合成血脂增加,导致血脂升高;另外,患者的饮食和不良生活方式也起着助纣为虐的作用。


在CKD早期,多数患者表现为甘油三酯(TG)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其中低HDL-C与患者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存在极高相关性;


而随着疾病的进展,长期的血脂异常又会加重肾脏损伤,高胆固醇还可导致胆固醇性栓塞性肾病,造成肾脏供血动脉的阻塞使患者的肾功能进一步下降,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与CKD患者的不良预后存在相关性,已经有充分证据表明LDL-C升高明显增加CKD患者心脑血管风险。


因此,对于CKD患者合并血脂异常时,调脂治疗十分重要。除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限制高胆固醇饮食的摄入外,绝大多数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由于并没有大型的随机对照研究对CKD患者进行最佳药物治疗的指导性意见,欧洲和中国指南的治疗目标是:


对轻中度CKD患者建议将LDL-C水平降至 < 100 mg/dl(2.6 mmol/L),非HDL-C<130 mg/dl(3.4 mmol/L);

对重度CKD、CKD合并高血压、CKD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则要求LDL-C水平降至<70 mg/dl(1.8 mmol/L), 非HDL-C<100 mg/dl(2.6 mmol/L)。


在可耐受的前提下,选择的调脂药物主要推荐他汀类,但十分强调审慎选择,并注重个体化;原则上低-中等强度他汀起始治疗作为基石,不达标者则联合使用依折麦布


考虑到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那些在肝脏代谢的他汀,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和依折麦布是可以在CKD患者中选择使用的,终末期CKD患者应适当减少剂量。


由于CKD人群是他汀诱发肌病的高危人群,尤其在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或GFR较低的患者诱发肌病风险与他汀剂量相关,应避免大剂量使用他汀。


正在进行透析的CKD患者尚未确定他汀的获益,因此选择使用调脂药物时应权衡利弊,结合患者的合并疾病谨慎选择。


有研究发现肾移植术后患者常常合并血脂紊乱,因此对于肾移植术后存在GFR降低同时合并LDL-C升高的患者使用他汀也能带来益处,不过仍需要密切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经CYP450途径代谢的药物,因此选择调脂药物需要更加谨慎并获得患者的充分理解,让患者慎重考虑后决定是否使用。


来源:中国心血管杂志|微信公众号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