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
宏观经验
1.老人血压高,不高也会高
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中,有33%患高血压。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不断升高。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大概有一半患高血压;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70%~90%患高血压。
当前血压正常的老年人,也不能掉以轻心,他们的高血压患病终生风险仍然很高。美国Framingham心脏研究显示,一名65岁的正常血压老年人,无论男女,到85岁时仍有90%的可能性变为高血压患者(下图)。
因此,高血压是老年人中最大的、最重要的、最需要干预的危险因素。
2.高在
(1)高在收缩压,多表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人大动脉硬化明显,收缩压增高、
(2)血压变异性大,易波动。
(3)动脉顺应性下降、僵硬度增高,假性高血压多。
(4)常与
(5)
3.降压效益好,高龄需谨慎
老年人的心血管病风险高,降压治疗的绝对获益大于年轻患者。因此,对于
施仲伟教授提出,HYVET试验提示对于高龄老人也要积极地降压治疗,但是,临床上应该稍微谨慎一下。原因有两点:(1)试验提前终止,疗效有夸大之嫌——临床试验不同于观察性研究,大幅度提前终止的临床试验可能会夸大治疗效果;(2)试验挑选健康老年人,推广有难言之隐——而且HYVET试验中精心挑选了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人,代表性不高,推及临床应谨慎。
施仲伟教授认为,老年高血压治疗态度上要积极,动作上要谨慎。
4.靶标有争议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该降到多少?近年来不同国家的指南推荐存在较大的差异。2003年发表的JNC 7推荐,不管年龄高低,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把血压降至<140/90 mmHg(糖尿病或
SPRINT试验结果显示,强化组(降至<120 mmHg)患者的主要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75岁的老年人亚组获益特别显著(降低幅度33%)。一石激起千层浪,加拿大高血压指南马上响应,推荐75岁以上老年人考虑收缩压降至≤120 mm Hg。
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必须要看到,SPRINT试验采用了无人诊室自动测压,这与其他研究存在差别。这种测量方法测得的血压明显低于常规诊室血压,避免了白大衣效应。一项研究纳入353例高血压患者,采用了无人诊室自动、常规诊室和家庭自测三种测压方式,结果显示,无人诊室自动测压所得的
如果校正这一差别,SPRINT试验强化组和常规组的治疗后平均诊室血压分别是136/76 mmHg和151/84 mmHg。因此,SPRINT试验的临床意义可能只是再一次证实收缩压降至<140 mm Hg是获益的。施仲伟教授认为,该试验不能作为修改指南的依据。
2016年欧洲高血压学会发布了老年高血压治疗声明,可供临床参考。
个人经验
1.悠着点
——单药起始、逐渐达标、避免舌含、不要勉强
➤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应积极又谨慎,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
➤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应以小剂量单药作为初始治疗,逐渐达标,避免过度治疗,必要时再考虑小剂量联合用药。
➤若无急性靶器官损害的情况,即使血压高,不推荐舌下含服
2.个体化
——血压水平、合并疾病、生物年龄、患者意愿
➤老年人常常合并多种疾病和多重用药等情况,临床应综合考虑,个体化治疗。
3.多沟通
——认真解释、主动宣教、耐心倾听、换位思考
长城会专题报道,实时更新中!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