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于2017年4月5日发表于《Lancet》,其结果显示
SPRINT研究
上述结果显然与SPRINT研究的结果相反(收缩压≥130mmHg者随机接受强化或标准降压治疗)。SPRINT研究发现收缩压降至120mmHg与心血管事件(30%)和全因死亡率(25%)的明显降低有关。
然而,SPRINT研究结果意味着所有患者都应将血压降至120mmHg以下吗?部分研究认为血压管理应基于患者的个体风险,而不是一味的强化降压。本分析显示,患者血压降得太低可能是件坏事,未来指南需要给定血压的目标范围,而不是单一的上限。
一方面,血压在140mmHg以上多与风险增加有关,此时绝对需要治疗。但同时应该进行密切的监测,防止出现血压过低的情况。
ONTARGET和TRANSCEND试验
研究者对ONTARGET和TRANSCEND试验进行了二级分析,两项试验共涉及30937例55岁以上的心血管高危患者。
ONTARGET试验中25127例患者随机接受口服
平均随访56个月,两组的主要复合终点(心血管死亡、心梗、卒中和心衰住院)发生率无差异。分析还发现,与120~140mmHg的收缩压相比,基线收缩压≥140mmHg与全部预后的风险增加有关。研究者还发现,基线舒张压<70mmHg较≥70mmHg与大多数预后风险增加有关。
与收缩压120~140mmHg的患者相比,收缩压在120mmHg以下者的心血管风险(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增加(HR 1.14)。心梗、卒中或心衰住院并无明显相关。
数据发现,治疗后的平均收缩压较基线收缩压能够更准确的预测患者结局,血压在130mmHg者的风险最低;收缩压110~120mmHg者的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但无卒中风险增加。
研究者认为,大多数高危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30至120mmHg之间是安全的,并改善预后;对于治疗后收缩压较低的患者,应减量降压药来避免不良事件,因为治疗至目标值不意味着将血压降至目标值以下。
医脉通编译自:Nuanced BP-Outcomes 'J-Curve' Seen in High-Risk Hypertensives. Medscape. April 12, 2017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