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作者:rainbow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大多数患者往往都要采取药物治疗方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种类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常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可能会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甚至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1]。下面,作者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心血管内科医师临床用药时常常遇到的问题。
一、用药剂量把握不当
用药剂量不当是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之一。例如:
1.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对
2.茶碱">
3.
4.
5.
6.
二、需谨慎的药物配伍
心血管类药物种类众多,许多药物之间的配伍存在禁忌,一旦出现错误的药物联用,药物理化性质就会被改变,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所以对于同时应用两种或多种药物时,应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
1.
2.美托洛尔与
3.美托洛尔与
4.溶栓药、
5.
三、忽视特殊人群用药
对老年人和儿童患者用药种类及用量不宜过多,尤其是对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绝大多数患者需要接受长期药物治疗,多重用药的风险也在增加[6]。同时患者的精神因素、营养状态、病理状态等都影响药物作用,给药过程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举个例子:患者,女,70岁。因反复咳、痰、喘30年,加重3天自服氨茶碱 0.4g tid,咳喘缓解不明显,并出现
分析:老年人应按成人剂量减量使用。由于年龄大、肝肾代谢功能减退等原因,老年患者药物代谢动力学发生各种变化,用药出现的问题也随之增多。本例患者有
四、用药时间不合理
由于老年人每天服用几种不同的药物,有些药物的服用时间错误反而适得其反,应根据时间治疗学调整给药时间。
1.临床观察发现,降压药服用半小时起效,2-3小时达到峰值。因此,高血压患者以上午7时和下午14时两次服药为宜,使药物作用达峰时间正好与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吻合。而轻度高血压患者不可晚上入睡前服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也只能服白天剂量的1/3,因为夜间为生理性低血压服药使血压降低,从而导致脑动脉供血不足,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形成脑血栓。一天一次的控缓释制剂多在晨7时给药。α受体阻滞剂因可能引起
2.他汀类降脂药晚上给药比白天更有效。因为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酶中的限速酶HMG-CoA,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同时还可增强肝细胞膜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使
3.利尿剂应在上午给药,以免晚上夜尿多影响休息。如未特殊强调,大多数药物均可在餐后30min服用。
4.心衰患者对洋地黄、地高辛和毛花苷C等强心苷类药物的敏感性以凌晨4时左右最高,此时用药效果比其他时间给药强40倍。若按常规剂量使用极易中毒,所以这个时间给予强心苷类药物一定要考虑药物的剂量和毒副反应。地高辛于晨8时-10时服用,血峰浓度稍低,但生物利用
此外,还有些药物对时间的依赖性较强,服用过于频繁、用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等现象都会引起药物体内蓄积。如普罗帕酮150mg,3次/天,由于其治疗窗较窄,给药时间是间隔8h,而不是简单的早、中、晚。
参考文献
[1]徐文成,陈宇凯.心血管疾病的安全用药问题[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0):1313-1314.
[2]代德勇.探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遇问题及如何合理用药[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11(7):11-12.
[3]王向荣,王智慧,李亚林,等.心血管疾病的安全用药及药物应用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4):1157-1159.
[4]陈登高.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管理[J].吉林医学,2010,31(30):5456.
[5]白莹,王春育.急性心血管疾病及卒中患者的用药失误—一份来自美国心脏协会的科学声明(第二部分)[J].中国卒中杂志,2010,05(7):563-572.
[6]张威.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384 - 38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