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丨cGAS-STING信号通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靶点!
2024-12-05 来源:iNature

前言:


青光眼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逐渐退化和视力丧失为特征,是导致不可逆失明的主要原因,且目前无法治愈,影响超过7800万患者。然而,导致青光眼诱发RGCs丧失的致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


1.png


2024年8月27日,浙江大学邹键、Xu Pinglong共同通讯在PNAS在线发表题为“Microglial cGAS–STING signaling underlies glaucoma pathogen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的cGAS-STING信号通路是青光眼发病的基础。


该研究发现cGAS-STING(2′3′-环GMP-AMP-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在不同小鼠模型中的视网膜小胶质细胞中被强烈激活。STING的全局或小胶质细胞特异性缺失显著缓解了青光眼症状,并保护了RGCs免于退化和视力丧失,而携带cGAS-STING超敏基因的小鼠则加剧了视网膜神经炎症和RGCs丧失。从机制上看,组织损伤释放的双链DNA(dsDNA)激活了小胶质细胞的cGAS-STING信号通路,导致视网膜中的巨胶质细胞反应性增加,微胶质细胞和巨胶质细胞通过细胞因子介导的相互作用推动RGCs的凋亡性死亡。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前研究表明,通过眼内注射TBK1抑制剂或抗IFNAR1抗体可以预防青光眼引起的RGCs和视力丧失。因此该研究揭示了cGAS-STING信号通路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有前景的治疗策略来应对这类破坏性疾病。


文献解读:


青光眼是全球导致不可逆失明的主要原因,影响超过7800万患者。眼内压(IOP)升高被广泛认为是青光眼的主要风险因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及其轴突的逐步退化是青光眼疾病的显著特征,并直接导致视力丧失。然而,正常眼压青光眼(NTG)也很常见,特别是在一些亚洲国家。RGCs通过各种中间神经元接收来自光感受器的视觉信息,其轴突形成视神经,将视觉信息传递到大脑。眼部免疫反应、神经炎症和胶质细胞反应性在青光眼进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机制尚不明确。过度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异常释放,进而导致不可逆的神经视网膜损伤。


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已经确定了数十种与青光眼相关的基因。其中,TBK1的重复和三倍体与大约1%的遗传性NTG病例有关,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TBK1是非典型IκB激酶(IKKs)的成员,在先天免疫反应、神经炎症和自噬等多种细胞通路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特定的TLR4多态性可能增加患开放角青光眼的易感性,并与小鼠模型中的RGCs存活有关。然而,先天免疫在青光眼中的生物学性质和潜在机制仍不清楚。


2.png

cGAS-STING信号在青光眼中的致病作用、机制和靶向性(图源自PNAS)


cGAS-STING通路通过监测细胞质中的双链DNA(dsDNA)来启动各种先天免疫反应。一旦dsDNA结合,cGAS会相分离并催化2′3′-环GMP-AMP(cGAMP)的合成,后者与内质网(ER)相关的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结合。STING激活ER中的PERK-eIF2α信号、ER-高尔基体中间室(ERGIC)中的自噬,并在高尔基体形成信号复合物,其中TBK1磷酸化并调动IRF3,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效应分子和转录因子。此外,STING还招募IKKs和TBK1以激活NF-κB,最终转录I型干扰素(IFN-Is)及数百个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和促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IL-6和IL-1α。JAK-STAT信号通路是cGAS-STING信号下游的主要通路之一。然而,其在青光眼和RGCs丧失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该研究发现,在青光眼损伤的视网膜中,小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中的cGAS-STING通路由于细胞质中的dsDNA而被强烈激活。通过有策略地减弱小胶质细胞中的cGAS-STING-IFN通路,显著缓解了急性视神经损伤模型和微珠诱导的青光眼模型中RGCs的丧失和视力损害,确立了其在青光眼病理生理学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发现提出了一种创新且有前景的治疗青光眼的方法,可能通过眼内注射靶向cGAS-STING-TBK1-IRF3级联反应的抑制剂或抗IFNAR1抗体来实现。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