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不必停用GLP-1类药物?2025澳大利亚「GLP-1/GIP RA围手术期使用指南」提出6项建议
2025-09-02

2025年8月14日,《2025 ADS/ANZCA/GESA/NACOS临床实践建议:GLP-1/GIP受体激动剂的围手术期使用》于Anaesth Intensive Care期刊发布。


本指南由澳大利亚糖尿病学会(ADS)、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麻醉师学院(ANZCA)、澳大利亚胃肠病学会(GESA)和澳大利亚国家临床肥胖服务协会(NACOS)联合制订,避免手术期间因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药物相关的肺误吸,提出了6项建议。


其中有关“术前是否应停用GLP-1类药物”这一热点问题,该指南的建议是“无需停用”,这与国内外其他指南明显不同,那么其背后的考量是?


1756887144911693.png


为何围手术期要特别关注GLP-1类药物的使用?


近年来,GLP-1 RAs在2型糖尿病和/或肥胖症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内源性GLP-1及合成的GLP-1 RAs具有抑制胃排空的生理作用。


考虑到这一生理作用可能会增加胃内容物滞留的风险,进而导致肺部吸入(尤其在长时间禁食后仍可能出现),故GLP-1类药物(包括GLP-1 RA、GIP/GLP-1RA等)的使用在围手术期需要特别关注。


指南提出6项建议


➤建议一:在实施外科及内窥镜手术的麻醉或镇静前,应询问所有患者是否使用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GLP-1双重受体激动剂(GIP/GLP-1 RAs),并让患者参与有关误吸风险的讨论和计划。


➤建议二:不建议在手术前停用GLP-1RA和GIP/GLP-1 RAs。


➤建议三:对于使用GLP-1RA和GIP/GLP-1 RAs的患者,应建议术前24小时改为清流质饮食,之后按照标准要求禁食6小时。


➤建议四:对于未能在24小时内禁食固体食物的人,应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建议五:使用红霉素来抵消GLP-1RA和GIP/GLP-1 RAs对胃排空的抑制作用是合理的。


➤建议六:若未采用24小时液体禁食来调整风险,也未通过胃部超声或超细胃镜进行风险分层,那么所有使用GLP-1RA以及GIP/GLP-1 RAs的患者,均应被视作非空腹状态/胃部充盈状态。


1756887275545553.png

图1 关于在非内窥镜手术麻醉前使用GLP-1 RA和GIP/GLP-1 RAs的临床实践建议


推荐意见1:术前询问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风险讨论


在实施外科及内窥镜手术的麻醉或镇静前,应询问所有患者是否使用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GLP-1双重受体激动剂(GIP/GLP-1 RAs),并让患者参与有关误吸风险的讨论和计划。


推荐原因:患者可能因体重偏见影响医患沟通、认为减重药物非传统意义上的“药物”或通过非处方途径获取药物等原因,未主动告知医生使用情况。明确询问可确保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用药情况,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围手术期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推荐意见2:术前不建议停用GLP-1RAs和GIP/GLP-1 RAs


不建议在术前停用GLP-1RA和GIP/GLP-1 RAs。


推荐原因:研究显示,停用长效GLP-1RAs及GIP/GLP-1RA(如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1至2周,通常不会显著改善由GLP-1RAs引起的胃排空延迟。然而,若停药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紧急手术推迟,或出现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进而可能引发围手术期高血糖。高血糖此前已被证实与术后发病率增加和住院时间延长有关,还可能进一步延缓胃排空。


此外,GLP-1RAs已被证实具有心脏保护和肾脏保护作用,但目前尚不清楚停用这些药物对围手术期发病率的具体影响。在临床实践中,用其他类别的降糖药来替代GLP-1RAs使用数周往往颇具挑战性。对于那些因体重管理而使用GLP-1RAs的患者来说,长时间中断治疗可能会破坏其体重控制。


推荐意见3:术前饮食调整


建议所有接受GLP-1RAs和GIP/GLP-1 RAs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一天开始摄入清流质饮食,并在手术当天遵循标准的6小时禁食要求。


推荐原因:研究发现,相较于未使用GLP-1RAs的患者,使用GLP-1RAs的患者在仅接受胃镜检查时,胃内容物滞留的风险有所增加。然而,当患者同时接受胃镜和肠镜检查时,这种风险则显著降低。这一现象提示,在持续使用GLP-1RAs治疗的情况下,术前较长时间的清流质饮食可能有助于降低胃内容物滞留的风险(为了确保两种检查都能顺利进行,通常会采取更严格的术前准备措施,包括较长时间的清流质饮食。这种饮食方式有助于加快胃肠道的排空,减少胃内容物的滞留)。此外,清流质饮食有助于减少胃内固体食物残留,降低误吸风险。


推荐意见4:未禁食固体食物24小时患者的管理


对于未禁食固体食物24小时的患者,应采取风险缓解措施,如使用床旁胃超声评估胃内容物和体积,或进行非镇静胃镜检查直接观察胃内情况。


推荐原因:胃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且便捷的评估手段,能够迅速识别胃内固体、颗粒状或浓稠液体等具有高误吸风险的内容物。而无镇静胃镜检查则可直接观察胃内情况,为麻醉管理提供更为直观的依据。这些评估措施有助于精准判断患者的胃内容物状态,进而制定更为适宜的麻醉方案,有效降低误吸风险。


推荐意见5:使用红霉素对抗胃排空抑制


【在围手术期,使用红霉素来对抗GLP-1RAs和GIP/GLP-1 RAs引起的胃排空抑制是合理的。


推荐原因:研究发现,在健康男性受试者接受GLP-1类药物输注时,200 mg静脉注射红霉素能够完全逆转由GLP-1类药物引起的胃排空延迟,而其他促动力药物(如甲氧氯普胺西沙必利多潘立酮)则无此效果。使用红霉素时,应充分考虑其禁忌证。


目前,尚无高质量研究评估静脉注射红霉素在围手术期对接受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患者加速胃排空的效果。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通过重复胃超声检查或使用超细(5毫米)胃镜进行最小镇静的胃镜检查,以评估红霉素对胃内容物的影响。


推荐意见6:未采取风险缓解措施患者的处理


若未采取24小时清流质饮食、胃超声或非镇静胃镜检查等风险缓解措施,所有使用GLP-1RAs和GIP/GLP-1 RAs的患者均应被视为未禁食/胃内有食物。


a. 如果决定推迟手术

若经风险与获益综合评估后,决定推迟手术,则应安排患者于重新安排手术前24小时开始清流质饮食。若即便采取了风险降低措施,仍存在胃内容物滞留情况,应考虑适当延长清流质饮食时间。


b. 如果决定继续手术

若经风险与获益综合评估后,决定继续实施手术,则应依据本地常规,为未禁食患者施以麻醉,并运用恰当的麻醉手段以预防肺部误吸。具体可斟酌采用区域麻醉技术,辅以最低限度的镇静,同时维系上呼吸道反射;对于需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可施行快速顺序诱导麻醉。


推荐原因:在缺乏确切的风险评估和缓解措施的情况下,将患者视为未禁食状态可确保在麻醉管理中采取更谨慎的措施,如采用区域麻醉技术、最小化镇静并维持上呼吸道反射,或在需要全身麻醉时采用快速顺序诱导,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肺误吸风险。


本文小结


综上所述,该指南针对GLP-1类药物在围手术期的使用提出了6项建议,核心内容包括主动询问患者用药情况、术前无需停用GLP-1RA类药物、进行饮食调整等。这些建议旨在降低因使用GLP-1类药物导致的胃排空延迟而增加的肺误吸风险。指南强调,GLP-1RA类药物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中广泛应用,其抑制胃排空的生理作用需在围手术期特别关注。指南还详细解释了各建议的推荐原因,如停用GLP-1RA类药物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和围手术期高血糖,而术前清流质饮食有助于降低胃内容物滞留风险。此外,对于未禁食固体食物24小时的患者,建议采取风险缓解措施,如胃超声或非镇静胃镜检查;在围手术期使用红霉素可对抗GLP-1RA类药物引起的胃排空抑制。


参考文献:


Hocking, S. L., Scott, D. A., Remedios, M. L., Horowitz, M., Story, D. A., Greenfield, J. R., Boussioutas, A., Devereaux, B., Andrikopoulos, S., Shaw, J. E., & Olesnicky, B. L. (2025). 2025 ADS/ANZCA/GESA/NACOS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on the peri-procedural use of GLP-1/GIP receptor agonists. Anaesthesia and Intensive Care.https://doi.org/10.1177/0310057X251355288

参考文献
1.Hocking, S. L., Scott, D. A., Remedios, M. L., Horowitz, M., Story, D. A., Greenfield, J. R., Boussioutas, A., Devereaux, B., Andrikopoulos, S., Shaw, J. E., & Olesnicky, B. L. (2025). 2025 ADS/ANZCA/GESA/NACOS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on the peri-procedural use of GLP-1/GIP receptor agonists. Anaesthesia and Intensive Care.https://doi.org/10.1177/0310057X251355288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